端鼓腔

端鼓腔

  “鼓响一棒,斗发陈财五百年。坛前神位,惊天所贵。”这是东平湖渔民每年敬河神时必唱的一段唱词。这种源于唐朝贞观年间,流传在东平湖渔民当中的民间小调叫做“端鼓腔”。2010年6月,“端鼓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娱乐造就了“端鼓腔”

   “端鼓腔”是流传于东平湖渔民生产生活中的一种杂戏,它的伴奏乐器是一面或几面像芭蕉扇形状的单面羊皮鼓,表演者将鼓端在手中,边击鼓边演唱。

   在东平县西北方向,离东平县城大约40华里的老湖镇老湖村,被认为是“端鼓腔”的发源地。

   有渔民的地方就有“端鼓腔”

   几百年来,老湖村不少村民迁徙到了其他地方,与他们一同迁徙的,还有那经久传唱的“端鼓腔”。

   唱词非常难背,渔民们大多没有文化,对内容也只是一知半解,能出师的都是靠死记硬背。每一段“端鼓腔”都源于一个传说,戏里的人物和故事也大多是靠想象出来的,没人知道长得什么样,学唱戏的渔民只有自己去设计服装和动作。

   丁立新学习“端鼓腔”的时候已经是1986年,可仍然没有任何文字书籍,全部都是跟着师傅一句一句学的,从唱词到动作,从化妆到打鼓,靠的也是死记硬背。

   “端鼓腔”的唯一伴奏乐器就是羊皮鼓,每个唱段除了唱词和故事不一样之外,鼓点也是不断变化的。和背唱词相比,学习打鼓更难。不同的唱段鼓点不了,就是同一个唱段里,每一个情节、每一句唱词所配的节奏都是不一样的,连打鼓的时候让鼓面转几圈都是有讲究的。看似简单的一面鼓,却独自承担了所有的演奏,学唱“端鼓腔”就是一个字:难!

   死记硬背老唱腔面临失传

   如今仍在传唱“端鼓腔”的王春成,谈到保护这一文化遗产的时候,显得有些担心。唱词都是死记硬背,不少段子都在传承的过程中失传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继承人,附近的年轻人失去了对‘端鼓腔’的兴趣。老湖村的年轻人要么外出求学,要么出去工作。村里已经很久没有人学唱“端鼓腔”了,没有继承人就面临失传。

   现在村里已经很少有人会做羊皮鼓了。传了几百年的“端鼓腔”到现在只有50多个段子。老段子渐渐减少,更没人对唱段进行创新和编排,几百年的老腔老调很难吸引年轻人的兴趣。

   县里正不断地想办法抢救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最近几年的春节,都会组织‘端鼓腔’演出。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东平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鼓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