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黑陶烧制技艺

嘉兴黑陶烧制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兴黑陶烧制技艺为嘉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兴黑陶烧制技艺

  嘉兴黑陶源头可以追溯至七千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嘉兴市南湖区雀墓桥出土的尖脚三足黑陶,是那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精湛的工艺品

  黑陶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是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能与彩陶艺术相媲美的又一光辉创造。黑陶艺术的特点是:制作一般采用快轮,其器形匀称、规整,造型优美,做工精细,高温烧造,封窑处理,通过科学的渗碳原理,将弥漫在窑中的浓烟中的碳粒渗入坯体,烧制出来的陶器黑里透亮,望之如金,坚实凝重,叩之如磬,具有黑、光、亮、薄的特点,给人以“乌金墨玉”之感。

  黑陶的形成机理和烧制过程相当复杂。在嘉兴市较早研制黑陶的是已故的冯国解、许明农。他们制作的黑陶工艺品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已投放国内外市场。现传承人时良俊(1931年出生)从1987年开始进行了无数次实验,终于初步掌握了黑陶烧制机理,并提出了继承传统、研发创新的新概念。

  时良俊传承的嘉兴黑陶烧制技艺要点如下:

  采用龙山黑陶的封窑渗碳法和良渚黑陶的还原窑变法相结合的工艺方法。

  烧制黑陶的原料:主要制作原料采用紫砂泥,主要燃料采用树柴、废木料、圆木边皮等,不宜用煤炭

  烧制黑陶的窑炉:窑室温度差要小,采用S形导焰式,为圆筒形顶门式窑。封闭性能要好,绝对不漏气。最高温度为1300℃。一般耐火砖都可用。窑室具有顶柱、棚板、垫饼。特殊产品使用匣钵埋砂,窑具最好用碳化硅材料制作。

  黑陶烧制工艺的关键点:(1)陶坯装窑。坯件之间要有空隙,摆放紧凑,底部要放置垫饼,便于还原和渗碳。为提高热效应,装满后的窑室不留空间。装好后顶门盖好,边缝用硅酸铝棉塞紧。顶上部用废报纸覆盖,再用纸筋烂泥涂抹严实。(2)预热和升温。窑炉装封后,点火前要预热。小型顶门式窑炉容量在0.12至0.3立方米,用600W至800W电炉预热。一般约八至十小时。窑温升到120℃至150℃时,点火升温,升温不可太急。当窑温升到573℃时,保持缓慢升温,此时陶坯内的分子状态发生激烈变化。温度达到1150℃时,保持一个小时不升不降。(3)降温和封窑渗碳。温度降到1000℃时,向火膛内填充木块,并小烟道,让窑室内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对陶坯内三氧化二铁进行还原。当温度慢慢降到600℃时,再次向火膛内填充木块,立即封窑渗碳。封窑先封烟道,后封火膛口,不让外界空气进入窑内,并检查窑体,有漏气冒烟之处须及时堵死,待冷却后开窑取出黑陶。

  目前,南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嘉兴市吉水小学设立了黑陶工作室,由时良俊先生义务传承黑陶烧制技艺。

  嘉兴黑陶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信息来源:嘉兴图书馆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南湖区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黑陶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