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年代】
会东大崇(沿江)地区解放前属于云南境内,而金江鼓乐的源头应追溯到汉族音乐传入云南之时,从史料记载来看,金江鼓乐大体上为明清时代传入四川,在会东民间流传已有数百多年的历史。从地理位置看会东沿江一带是必经之路。《华坪县文史资料?第二辑》说:"洞经音乐於明永乐七年(1409)由四川梓潼县传入大理"。《南涧县文史资料?第一辑》亦言:"是明永乐七年由四川梓潼传入大理,再由大理传到云南各地"。当时的民间艺人们结合当时当地民间音乐的精华,经过长期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会东大崇(沿江)地区的特色的民间音乐------金江鼓乐。
【分布区域】
金江鼓乐主要分布在会东县鲁吉区为主的金沙江流域。会东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的一个山区农业县,地处东经102°13′~103°3′15″,北纬26°12′14″~26°55′42″之间,幅员面积3227.55平方千米,县境界线参差,多以山脉、河流划定,状如阔叶。县境东南面金沙江环绕,与云南省的巧家县、东川市、禄劝县隔江相望,西邻会理,北接宁南。分布有彝、傈僳、布依、苗、壮、白、满、傣、土家、蒙古、侗、羌、仫佬等17个少数民族,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38.59万人。其中,汉族35.33万人,占总人口的91.55%,彝族2.70万人,占总人口的7.00%。
【基本内容】
金江鼓乐是金沙江两岸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解放前多用于红白喜事,解放后多用于1欢庆,节日活动等。它的表现形式为锣鼓唢呐,演奏时一面二鼓、一面大鼓一副大钹、一副小卡、两面小锣、一对唢呐配上一支海笛,锣鼓起时两支唢呐一上一下,有分有合,再加上小海笛插花其中,有快有慢、有起有伏,有喜有悲,气势宏伟,甚是悦耳动听。它的鼓点多为八分音符节奏,偶尔插有十六分和附点节奏,没有标准性的小节划分,大多数乐曲都是以一个或两个乐句组成,有反复,但乐器之间的配合和分工是有规律的,一个鼓乐队里至少有六至十个人,有时独奏、有时合奏,所以听起来就像一个小型的民乐团。
金江鼓乐由于演奏技巧复杂及受现代文化影响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会东金江鼓乐已经很少有人在演奏,而民间现有的鼓乐演奏者仅作为一种节日、嫁娶时的娱乐意义而存在。青年男女大多数外出打工或受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都无暇问津古老的金江鼓乐,能完全吹奏鼓乐的民间艺人大多数年龄都在60岁以上,(据不完全统计,人数在10人以内)。致使会东金江鼓乐濒临失传的危险境地,亟需得到保护和抢救。
【基本特征】
金江鼓乐具有强烈的民族民间性,演奏方式独特,旋律空洞多变,节奏不循规蹈矩,乐器搭配奇特,鼓乐的乐句多为一句式(一段体)或两句式(两段体)为主,重复演奏,其中,唢呐一上一下,以空间和方向来平衡音乐的协和度,音色明亮高亢。堂鼓在中间、两侧是两把低音唢呐,大锣音色浑厚和堂鼓构成旋律的定音作用,高音唢呐在低音唢呐的高八度上演奏,马锣和勾锣是丰富音乐织体的作用,小叉子清脆明亮、音色久远,堂鼓是音乐旋律的骨架,是用来定节奏型。大锣和击棒相互配合,使音乐时而久远、时而急促。
【基本价值】
金江鼓乐作为一种原生态形式的民间鼓乐曲,对原生态音乐的开发保护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都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金江鼓乐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它不同于其它鼓乐,是川滇两种地域文化的结合体,是当地原始音乐文化的活化石。
金江鼓乐,自古演变至今,在当地劳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已不仅仅只是一种音乐,它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生产生活观和对精神世界的无限倾诉。
对金江鼓乐的保护和传承,具有远古民族民间艺术极高的审美价值。金江鼓乐因民族迁徙的特殊经历,赋予了其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金江鼓乐不仅在弘扬民族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对强化社会稳定、寓教于乐、启迪思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传承人类文明成果,发展民族新文化,教育与培养下一代传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古为今用,与时俱进,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