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笙管乐·安新端村音乐会

冀中笙管乐·安新端村音乐会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冀中笙管乐·安新端村音乐会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村音乐会位于白洋淀畔(白洋淀有大小淀泊143个,真正的白洋淀即位于本村村南,面积达2万亩,为淀中水域面积最大者)北距安新县城7.9公里,西距保定45公里,交通便捷,淀中水路航运通畅,乘船可达水乡各村。

  端村音乐会历史悠久,据老艺人们代代口耳相传:本会于康熙年间建会,由本村永兴寺乐僧所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自形成之日世代在本村流传,为“白事”活动及节令祭祀无偿服务。

  本会乐曲为僧传,现存曲目51首,打击乐《七节升殿》(大套)现在能演奏其中的40首。曲目分类:由尖字曲(小尖曲)、塌曲(小塌曲)、小大曲、大曲四类构成,而其曲目构成有唐宋及更早的诗词曲牌,宫廷音乐曲牌:如“浪淘沙”、“行水令”、“陶君令”、“感皇恩”;元代的杂曲,如“耍孩”;寺庙音乐如“五声佛”、“普庵咒”、“倒吊鬼”;明清以来的南北曲,如“月儿高”、“翠乐太平”等。曲目旋律多变,有的低缓深沉,有的典雅清悠,有的轻松欢快,有的火爆热烈,其中的四季鹅兰套曲吹奏中加入打击乐,使乐曲0跌起,引人入胜。

  本会演奏乐器的使用分为文场、武场。文场乐器由小管、笙、曲笛、云罗构成,所用乐器均为E调。武场由扁鼓、铙、镲、板(小镲)、铛子组成。保存一本古乐谱,封面写有“民国三十七年腊月补修”字样。保存有1支九孔木管、匀孔曲笛、木斗笙,其中2支8孔管至今还能吹奏,云罗为建会时一直使用的老云罗,为避免损坏,现在已用新云罗代替。端村音乐会其功能并非只演奏音乐,同时还负责节令祭祀时的搭棚设坛,燃放鞭炮,踩街巡游及为丧家举哀致孝,超度亡灵。

  瑞村音乐会自形成之日起,于每年的正月十五与民同乐,本村五月初五端午节庙会期间演街游庙,七月十五中元节放荷灯超度死去的亡灵。九月十五去老河头庙会朝庙进香,奉祀雹神杨祖。平时受丧家之请为“白事”活动演奏。本会只为丧礼及民俗活动演奏,不为婚礼其它庆典演奏,这一规矩一直延续至今。这是音乐会倍受村民推崇的重要因素之一。

  端村音乐会的演奏主要在于他的古老性、传统性,有着活体传承的规范性,其音乐保存了唐宋以来的古老曲目,其曲牌对研究中国古代诗词杂曲的填写吟唱具有重要价值。

  几百年来一直传承至今,是宫廷礼乐文化与佛教寺庙音乐文化的延续,对研究北方地区的民俗传统、祭祀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信息来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信息来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安新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冀中笙管乐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