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癞子锣鼓

梁平癞子锣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梁平癞子锣鼓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梁平癞子锣鼓是重庆市梁平县境内流传的一种民间器乐,起源年代已不可考。据清代该县文人蓝逸清的《竹枝词》记载,梁平癞子锣鼓应该在明清之际就已广为流传。

  梁平癞子锣鼓的乐曲称为“锣鼓引子”,以“十八癞子”锣鼓的引子为代表。主要有“老癞子”、“花癞子”、“鸳鸯癞子”、“刁癞子”、“干癞子”、“重葫芦”、“南山网”等。其中十八癞子的主要曲目有《老癞子》、《佬癞子》、《花癞子》等。头与尾常用的曲目有《金银灯》、《战灵芝》、《急尾子》。在演奏过程中,一口气要打十八个段子,分别由三个段子组成一组,共六组。每组必有马锣开头的段子、钹开头的段子和大锣开头的段子。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为包括“金银灯”、“金银花”、“红绣鞋”等上百种锣鼓引子。

  梁平癞子锣鼓的乐器有二鼓、马锣、钹、大锣、钩锣、镲子六种,乐队由五人组成,打马锣者兼打钩锣。梁平癞子锣鼓具有声音洪亮、气氛热烈、音韵起翘、耐人寻味等特点,常在节日盛会、开业庆典、生日礼仪、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演奏,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目前一些艺人相继去世,现有艺人年岁已高,年轻人又不愿学打锣鼓,故锣鼓艺人日渐减少,只得将原有的乐班合并演奏。在此情势下,梁平癞子锣鼓濒临灭绝。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梁平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锣鼓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