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区域】
布拖银饰分布于全县5个片区,30个乡镇,190个行政村,1010个村民小组。特别是布拖县的拖觉、特木里镇等尤为突出。
【基本内容】
彝族银饰可分为配饰、酒具、餐具等3大类。银配饰有银羽衣、银花帽、银凤冠、银斗笠、银梳、银耳环、银衣片、银衣泡、银铃、银手镯、银戒指、银扭扣、银胸牌、银领牌、银耳链、银耳缀、银烟斗、银刀鞘、银剑鞘、银马鞍等;酒具包括银酒杯、银雀酒壶、银酒盘等;餐具包括银碗、银筷子、银盘子、银马杓子等。其形式多样,形态各异,真可谓精致美观、异彩纷呈。
彝族银饰手工制作技艺做工讲究,技艺精湛,共有20余道工序,形成铸炼、吹烧、锻打、焊接、编结、洗涤、雕镂、镶嵌、吊缀等一整套工艺流程。首先是铸炼,即将银料放在“银窝”(坩埚)内,把坩埚放在炉子上,用木炭全部盖好,用风箱鼓风增高温度。银料全部溶化成液体后,把它倒在卡条状的糠槽内。约半个小时后,银料凝固,再取出趁热锤打。锤打是先将热银锤打成四方形长条,若需制银片,则把它摊宽,若需制银丝便锤成细圆条,再用丝眼板拉丝。彝族银饰多由方条、圆条、张片和细丝组成。方条、圆条做工粗,工艺较为简单,多为锤打而成。张片制作较为精细,工艺要求也高,耗时较多。先将银条锤成大张薄片,然后按需要剪成小块,放在模子内压成花纹轮廓,再贴在松脂板上錾刻成细致的花纹。银丝制作更为复杂,分粗细两种。彝族艺人掌握了熟练的抽丝技艺,他们用一个特制的丝眼板,板上有粗、细、方、圆不同的眼孔,可以拉出4毫米直径的粗丝,也可以拉出电光丝般的细丝。这种拉丝工艺可与闻名中国的成都拉丝工艺媲美。将各种组件合成的过程就是编结过程,编结时辅以焊结等工艺的使用,将不同的组件固定在一起成型。最后将整件饰品放入特制的溶液中洗涤,去除污渍,或将一件件古旧银饰放在溶液中洗涤成光亮耀眼的饰品,这是最后一道工序。过去的银匠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男工匠手工操作完成。家庭作坊多数为师徒传袭的父子组合,也有夫唱妇随的夫妻组合。这些作坊常是农忙封炉,农闲操锤,皆不脱离农事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兴起,凉山的彝族银匠从过去的在家承接加工银饰,服务于相对封闭和固定的一寨或数寨的形式,发展到今天走出家庭、走出村寨的开放式经营模式。同时,商品经济和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使传统手工艺面临挑战,加之原有艺人多已年老,真正能继承银饰手工锻造这一工艺的人日渐稀少,特别是阴刻、镂空、镶嵌等传统纹饰手法将面临被现代流水工艺所替代的危险,再不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加以抢救和保护,失传甚至消亡不是没有可能……
彝族银饰制作的相关器具包括:火炉、风箱、坩埚(俗称银窝)、铁锤、牛角锤、铁砧、园木磴、冲具、刻具、拉丝眼板、铜锅、钳子、镊子、油灯吹管、铅坯模具、松脂板等。
彝族银饰遍布大小凉山,其中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和美姑县的银饰手工艺最具代表。布拖县素有“彝族银饰之乡”的美誉。布拖县彝族妇女着盛装时必佩银饰,昂贵且繁多。有银花帽、银凤冠、银耳环、银耳链、银领牌、银披肩、银胸牌、银衣片、衣泡、银纽扣、银铃、银手镯和戒指等等。每逢火把节等盛大节庆,彝族姑娘的头上、颈上、胸前、后背都戴满了银饰品,跳起古老的朵乐荷、达体舞,银佩悉唆,银光闪闪,饶有一番情趣。彝寨便成了银的世界,银的海洋。婚嫁之日,银饰更是新娘必不可少的装饰品,一个盛装的彝族妇女,全身银饰可达二、三十斤。彝族崇尚银饰的观念一是审美,二是表示富有和避邪,三是象征富贵。彝族女性饰银,爱其洁白,珍其无暇。形成一种独特的银饰文化。彝族银饰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对外交往中,彝族人民把银饰作为礼品赠送友人,和藏族的哈达、汉族的珠宝一样珍贵。
【基本特征】
彝族银饰手工制作技艺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所打制的银器包括酒具、餐具、配饰等。酒具包括银酒杯、银酒壶等。餐具包括银碗、银筷子、银盘子、银马杓子等。银配饰品种繁多,有银耳环、银手镯、银纽扣、银戒指、银斗笠、银胸牌、银领饰、银耳链、银耳缀、银头饰等其形式多样、形态各异,手法有阴刻、镂空镶嵌、吊缀等。
【基本价值】
具有农耕文明对传统手工的依赖使彝族先民练就了高超的银饰手工技艺,彝族银匠不仅在锤砧劳作上是行家里手,在造型设计上堪称高手,他们善于从妇女的刺绣以及大自然的花鸟草虫中汲取创作灵感,如鹰、蝴蝶、龙凤、太阳、月亮、星星、牛角、羊角等,并根据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在细节、局部的刻画上推陈出新。经过银匠巧夺天工的设计和加工,可以说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精工之作,像银马鞍、银羽衣等甚至堪称孤品或绝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