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掌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门类,全称为“连环绵掌”。其动作运行以掌为主表现运转舒展如绵,内蕴藕断丝连,具有含蓄待发之势。掌的运行线路走环形环环相连,绵掌分一、二、三路。二路、三路是在一路基础上的发展与变革。行云流水、伸展舒畅、潇洒自如、内蓄刚劲、蓄而不发、发胜迅雷是连环绵掌的重要特点,所以连环绵掌有“绵掌似柔实不柔,钢筋铁骨也发愁”的赞誉。
连环绵掌是集哲学、美学、气功学、中医学、养生学等于一体内含极为丰富的拳种。它讲求内外兼修既能强身健体,又能自护搏击,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同时具有很高美学价值,有丰富的教育内涵,能够愉悦身心升华思想,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谐。该拳种还有无穷的想象创生空间,发展性、衍生性极强,有利于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和发展。
“连环绵掌”是清乾隆年间连环门先祖张野鹤道人,悟“水”之道理,吸收内外两家拳术之精华而创立,因行拳连绵不断,走弧步圆,似环相套,环环相连因而得名。
连环绵掌属内外兼修的稀有珍贵拳种:
(1)拳艺之道至难。要以姿势为形,动作为用,气运为使。姿势可以学而至,动作可以传而至,若神气运使,则非由领悟于默默中,万不可得其一二焉。
(2)连、环、绵、掌四字,惟环、绵二字为名辞。但环字与连字不分,掌字与绵字不分,故曰连环,曰绵掌。如是,不息、不止之义,而神气运使自在不息不止之内矣。手到、势到、动作到即可为绵掌,则凡拳皆得为绵掌矣。然而手势可学,动作可教,而绵掌需细细揣摩。
(3)不断曰连,周而复始曰环。骨外有肉曰绵,出手曰掌。掌变元穷,如铲,如枪,如刀,如剑,如斧,如铿,如钩,如叉;可弹,可炮,可桩,可跺;曰分心,日撩阴,曰挂心,曰迎面,回云摩,曰铁扇;再加连、环、绵三字以佐之,其妙用莫可测也。
连环绵掌由张莲溪传入青县,时间较晚尚未全面普及,缺乏大众性基础。况且,目前尚无系统的文字资料,对于该拳种的内涵缺乏详细的阐述,现习练者形似多而神似者少。所以急需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推广服务于社会。
信息来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信息来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