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木板大鼓

非物质文化遗产

鲁北木板大鼓为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鲁北木板大鼓起源于山东德州平原县(原恩县)一带,平原县一带流行,广为说唱。

  鲁北木板大鼓起源于元、明时期的“词话”,形成于清乾隆年间。东昌府秦和义为生活所迫,跟随德平县一位朋友学唱大鼓书,后来自立门户。木板大鼓第一代传人秦良玉(艺名秦和义)在说大鼓书的基础上,吸取沧州大鼓、河间大鼓的精华并进行了创新,添加了以木板为主道具,加以鲁北方言说唱兼具表演,独成一家一派,时称“秦家门木板大鼓”。秦和义收徒王平(即王德平),师徒商议后改称“秦门王派木板大鼓”。民国时期,因木板大鼓流行于鲁北一带,故而又称“鲁北木板大鼓”木板大鼓流传至今已有300余年之久,传承13代,是鲁北地区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深受城乡各阶层观众的喜好。

  鲁北木板大鼓说唱内容以传统段子为主,有《杨家将》《呼家将》《三侠五义》《七杰小五义》《包公案》《施公案》《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回龙传》等传统剧目。

  鲁北木板大鼓叙述故事,塑造人物,思想表达情感细腻。说唱兼顾,语言表达通俗易懂、诙谐幽默。表演生动、夸张。唱腔婉转、优美。说唱发声略带鲁北方言,具有“咬字狠,唱音准”的特征。

  鲁北木板大鼓第十二代传人马士海(艺名马德魁)不仅能说唱传统书目,还自编自演了《张老汉战马西》《计生标兵》《三夫争妻》。改编的《王奇害母》《郭举埋儿》被安阳艺珠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灌制成光盘,由北京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发行。马士海于2005年3月年被山东省曲艺协会吸纳为会员,现已成为鲁北木板大鼓说唱艺术的主要传承人。2008年以来,连续七年参加惠民胡集书会,由于功底深厚,技艺精湛,深得广大观众喜爱,多次受邀参会并被评为优秀演员。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在胡集书会观看马士海的木板大鼓演出,给予高度评价。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平原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大鼓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