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户曲子戏

眉户曲子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眉户曲子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眉户也称“迷胡”、“小曲”、“曲子戏”,据传最早发源于眉县户县、周至、武功、凤翔一带的情歌小调,明末有康海、王九思等倡导所唱的“康王调”,即包含眉户及其它小调在内,据老艺人称,历来就俗称此调为“风搅雪”;又传说源于二华(华县华阴),后传至眉县、户县。因唱腔与“郑声”相似,郑国辖地即包括今“二华”在内。明清以后逐步形成五路,即西路凤翔、千阳;南路陕南;北路陕北;东路“二华”;中路关中。东路逐渐传至晋南、晋东南;西路逐渐传至陇东、陇西。

  眉户音乐曲调平抑、略带高低音相配,形成72大调36小调。陕北名艺人李卜,集陕北、晋北眉户之大成,发展和推动了陕甘宁边区民间戏曲之发展;关中地区以“二华”、周(至)户(县)为中心,形成不同特点,使眉户更具秦地风韵;东西府眉户逐步融晋中、陇东小调、小曲之特点,发展成为一种别具风格的东西路曲调。“迷胡”,民间传说,一唱一听,使人迷恋而耐看耐听,其音调韵味细雅柔腻,唱腔婉转,唱词道白伴音不裹词,字正音润,唱词道白均可以听清辨明,最易为民众掌握,加之曲子戏情节多为英雄、传奇、神话故事,婚配离合趣闻,不像秦腔那种“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占据中心,故易为民间男女老幼接受,喜闻而乐见。建国前后,有名的曲目有《李亚仙》、《金碗钗》(华县)、《曲江歌女》、《两颗铃》、《梁秋燕》、《杏花村》(省戏曲剧院眉碗团)、《槐荫记》(宝鸡)以及边区时的《十二把镰刀》等;名曲调有《月调》、《背弓》、《采花》、《劳子》、《银纽丝》、《连相》、《哭长城》(或称《长城》)、《呀呼调》等。

  碗碗腔(原称华剧),原来系流行于陕西东府的皮影戏。乾隆年间,渭南县有举人、碗碗腔名剧作家李芳桂,作《春秋配》、《火焰驹》、《十王庙》、《玉燕钗》、《白玉钿》、《紫霞宫》、《万福莲》七大本和《瓮城子》、《四岔捎书》、《玄玄锄谷》三折戏,演红了东府及西安一带,使碗碗腔得以广传民间。由于乐器中有小铜碗,配有月琴,形成独特、细腻的音乐风格,耐看耐听,因此得名“碗碗腔”。还有一种传说,月琴在古时称阮咸,故这种曲调又称“阮儿腔”。陕西东府的韩城、富平、合阳、华阴一带,民间皮影戏多用此腔演出;华县、渭南的名剧目有《献连环》、《金碗钗》、《兵火缘》等30多个剧目。《兵火缘》、《金碗钗》曾赴京、沪、广等10多个省市巡回演出;近现代名角有李瑞芳、段林菊、温喜爱、王毓贤等,还有澄城县的堆娃、党娃,白水县的姚载录、樊丙儿、杨得起、杨如庆等,都是碗碗腔、道情、曲子的名艺人。

  陕西阿宫腔,简称“阿宫”或“遏宫”,系清中叶以后由皮影戏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距今已近二百年历史。最初,这一剧种腔调在礼泉、富平、乾县兴平、武功一带的皮影艺人中唱奏,其唱腔接近秦腔,但发音和托音常用闭口的喉音及鼻音,音韵显得浑厚有力,悲喜剧情均可演奏得淋漓尽致,唱词、道白清晰,深得各方喜爱。其乐器以月琴、二弦为主,配有打琴、笛、二胡等文乐器。民国10年(1921),礼泉新时乡鹁鸽村有名的阿宫腔世家王文(民国10年逝世)和其子王彦凯(民国18年(1929)逝世)及其曾孙王天德所唱阿宫腔名驰三秦,所演《百宝箱》、《白玉楼挂画》、《槐荫相会》,到处传誉,生徒争相学抄、流传。建国后,已由皮影、线戏的伴唱,发展为舞台演出剧目。陕西省富平、西安均成立有专业剧团,并收徒培养行当演员,保留了一些有名的传统剧目。

  简介

  道情是地方戏曲一种唱腔。本源于唐时的《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超凡思想。南宋时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因此也叫“渔鼓”。明清以来,流行陕西各地。

  特点

  陕北道情以米脂、佳县、绥德最有名,唱腔浑厚有力,唱工细腻;流行长安、华县的道情,以唱腔婉转、托音轻巧而驰名。长安道情《隔门贤》,电台录放后群众百听不厌,被誉为关中风味;陕南道情则以唱腔细腻圆润而驰名,女声所唱,清脆巧捷,耐人寻味,名曲目有汉中安康的《打神告庙》、《老马招工》、《一日三餐》等(均为1979年陕西省群众艺术调演优秀剧目)。

  陕南道情在音乐上,属“板腔体”(系梆子戏之类),其特点是以“说唱体”(静板)为主要形式,无论道白或唱词,都在音乐的间歇中进行,唱词清新典雅,平易通俗,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有时亦有“长短角”,艺人称为“穿句子”。板路有慢板、--/\板、紧板、尖板、滚白等;慢板最慢,二八板稍快,紧板更快,尖板、代板、滚白较自由;还有各种“嘛韵”(也称麻黄,即后台伴唱帮腔)。

  各种板路有欢、苦之分,唯滚白只有苦音。“嘛韵”是形成陕南道情音乐独特风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传统唱腔上多为两句一嘛韵,有时也多句一嘛韵的“穿旬”形式。其曲牌有《鲜花开》(即游花园)、《开板》、《雪花飘》、《双放牛》、《梳妆台》等,唢呐曲牌有《流水空场》(又名《摆场》)、《地溜》、《娃娃》、《石榴花》、《大开门》、《毛点点》等。

  除道情外,陕南安康的曲子戏也是民间盛行的曲剧。曲子和关中曲子不同点,由于地域和语言方言所限,如《隔门贤》,就不同于长安道情,安康曲子《隔门贤》融道情、眉户、地方小调于一体,形成一种丰富多彩的乡土风味;又如曲子《黄河阵》、《黑水河》、《韩湘子逃学》、《全家福》,曲调悠雅,音韵婉转,均有别于它地。

  陕西地方戏曲,运用各地的民歌、秧歌、劝善等曲调,表演戏曲情节,是从建国后发展起来的。

  建国前的民国时期,民间流行的地方小调,如《小放牛》、《摘豆角》、《十二月女想娘》、《放风筝》、《劝善调》、《看石榴》、《记洋烟》、《十探郎》、《四哥熬活》、《十二辰》、《十想》、《十爱姐》、《马马歌》等,多为“地摊社火”或“自乐班”、“曲子会”演唱时运用。这些民歌、山歌、地方小调,据建国初期,省音乐工作者杨璀、何钧二人在陕北、陕南普查,名目不下千种之多,可以说浩如烟海,多如牛毛,不胜枚举,一些歌调随时代而淹没,因人亡而歌息。建国后,各种民歌、小调应运而生,许多小调被用人戏曲表演,搬上舞台。如汉中市儿童剧《青草坡》(王德芳创作),就是运用各种小调演唱的小歌剧;有名的《兰花花》剧,也是利用陕北民歌、小调编演的大型剧目。民歌、小调成为各种地方戏曲在音乐腔调上取之不尽的源泉。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眉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戏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