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明嘉靖年间,汤庆任中江防总兵,为感皇恩,大庆十日,搭台唱戏,睢人表演的落子舞深受欢迎,汤庆便赐给演出者产业,从此落子舞这种民间表演形式便在睢宁广为流行。古书中这样记载,《落子舞》又称《莲花落》。清人李声震《百戏竹枝词》一书说“徐沛伎妇以竹鞭缀金钱,击之节歌”,其诗曰:“窄裤青衫称细腰,蔚蓝手帕髻云飘,霸王鞭舞金钱落,恼乱徐州叠断桥。”
但是睢宁落子舞的历史,绝不仅仅是有文字可寻的几百年,它可能是几千年,也许更久远。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可以相信:你所看到的每一个落子舞动作,和你所听到的每一段落子舞小调,很可能在久远以前似曾相识,似曾相闻。
所以睢宁人更加相信民间传说中的“落子”,因为它也叫“乐子”,蕴涵着大家快乐的意味。落子是一种走唱式的曲艺艺术,在田边地头,纯朴的睢宁农民用他们的热情和智慧,用他们的心血和汗水,用他们的情爱和真诚,日积月累而共同编织了这种代代传承的艺术。它一直远离世俗的浸染,远离烟尘遮掩下的繁华,在一片片淡淡的飘忽不定的云遮雾绕中,像童话般遥远而神奇。男演员手持霸王鞭,女演员右手持竹板,左手持摺子,打着节奏,边走边唱,或边舞边唱,成为这种艺术的特点。配上上河调、下河调、叠断桥、银纽丝等民间小调,让人感到奔放得肆无忌惮,像翠绿的叶子上怒放着火红的石榴花;鲜亮得又像雨后的莲蓬,顾盼生姿,楚楚动人。
春秋更迭,沧桑变迁。我们现在看到的落子舞形式上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但是传统的舞蹈步伐依然没变,舞者舞姿优美而粗犷,既有轻盈的韵致,又具古朴的风姿。手持花伞领舞的演员欢快自如的虎跳、小翻,让人眼花缭乱。其他演员在跑跳步、花梆步、搓跳步中不断变换队形,寒鸭凫水、白鹤亮翅、乌龙绞柱、凤凰夺窝等舞蹈动作融入其中,流动着美丽与明澈。
落子这种民间艺术,让人尤为感到奇特的还有它用来伴奏的乐器,大锣、二锣、大钹、小钹、堂鼓等打击乐器和唢呐、笙、笛子,伴随着演员手中的竹板、莲湘随着动作的律动拍打而发出的声音,混合成一种非常质朴、和谐、欢快的乐曲。
今天,虽然我们听到的落子舞音乐在现代艺术的衡量下,仍然显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但是对于睢宁人来说,落子舞音乐还是那么与众不同。今天在睢宁,人们还是喜欢伴随着古老的落子音乐,跳动起自己充满活力的身躯,因为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都是从他们心里流出来的最生动、最纯粹的表达。
落子带给睢宁人的不仅仅是娱乐,更是像血脉一样能够代代相传的生命力的延续。建国后《落子舞》经过专业、业余歌舞艺术工作者多次挖掘整理,发展编排,使这株来自民间的古老的艺术奇葩从田头场边步入了辉煌的艺术殿堂,既有了“下里巴人”的纯朴,又有了“阳春白雪”的高雅。
1957年,对于睢宁的落子舞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睢宁落子舞进京参加了全国首届民间歌舞会演,获得二等奖,1、1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并和这些来自农家的孩子合影留念,睢宁落子舞一时轰动京城。
上世纪70年代初,落子舞出现了舞蹈动作的幅度大小,速度快慢和刚柔程度的差别,渐渐形成两派:一派为“武落子”(也称大架落子),把武术和舞蹈结合起来,动作幅度大,粗犷有力,表现得气氛热烈,豪迈奔放;一派为“文落子”(也称小架落子),主要以轻柔快捷的舞蹈,伴有不同的唱词唱腔,表现得文雅细腻,活泼清脆。现在的落子舞则兼容了文武落子的特点,在令人忍俊不禁中感到一种时代的气息,引领人透过沧桑,感受着古老城市正在发生美好的嬗变。
落子舞是一首诗,写在风吹雨打的田间。落子舞又像浓浓的醇酒在睢宁人的心中,酝酿出一股股醉人的力量,这力量在不断博腾、冲撞、奔涌、回旋,组合成惊涛裂岸般的巨大声响,惊醒着睢宁人从历史的尘埃里重新拾起它原生态的魅力,让它艳得更加奔放,美得更加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