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影戏

平江影戏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江影戏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戏(平江影戏)

  影戏自明清(可能更早尚待考证)传入平江到现在已有六七百年,平江地域宽广,但影戏演唱大同小异,风格基本统一。

  平江影戏流传剧目有两个特征:一、原创者名姓失传;二、没有文学剧本。艺人说“戏在心里”,流传下来的剧目都是历代艺人一字一句口口相传的。

  平江是山区,交通不便。影戏班子人少,一般是三至五个人,有时甚至只有两个人也能唱。影戏班子演出道具容易搬运,所有“影人”、道具、乐器装在一副箱担内,一人肩挑。舞台是用竹子架起来的,拆下后捆成一把,艺人谓之“把子”,一人肩扛。影戏演出场地不受限制,大庙戏台、中庙下殿、小庙门前、农舍堂屋大门内外、街道两边店铺门前都可以搭台演出。这些有利因素,成就了皮影艺术遍及城乡各个角落。

  平江影戏行当角色同巴陵戏、湘剧相似,分生、旦、净、末、丑,每一行当又有年龄划分,艺人要按行当年龄不同发音演唱。小生、正旦用假嗓,叫小嗓子;花脸用沙哑的喊叫;红净要用虎音唱;老旦语音要低而含糊又使人能听清楚。四十八本老影戏是启蒙戏,是训练基本功的戏,要背熟各种“通引”、“通白”、“铁引”、“铁白”(或叫“孤引”、“孤白”)。“引”是上场引子,“白”是定场诗,“通”是分行当通用的,“铁”(“孤”)是特定人物用的。唱词同样分为“通词”、“铁词”(或叫“孤词”),还有“水词”。“通词”是各个剧目同一场景中通用的唱词;“铁词”(“孤词”)是某一剧目特定人物、特定场景的唱词;“水词”是演出时临场编的,类似“即兴诗”。编水词要求平时积累素材,掌握韵律,临场进入角色,思维敏捷。

  平江影戏的声腔分为琴腔、唢呐腔(南江艺人叫歌腔)两大类。有些唢呐腔剧目中,第一个登场人物的第一段唱也有用琴腔的。另外,某些剧目的某一片断演唱渔鼓道情、莲花闹和专用小调,属于辅助腔调。

  琴腔属于汉戏系列,源于汉戏的巴陵戏和湘剧是流行平江的大戏,过去统称“巴湘戏”。平江影戏的锣鼓经、南路、北路各种板式的唱腔过门与汉戏、巴陵戏一脉相承,经艺人口口相传,加上平江语音的区别,又不完全同于汉戏、巴陵戏。

  唢呐腔(歌腔)是影戏传入平江后产生的一种新腔,它与任何剧种的腔调都不相同,是平江影戏的独特风格,类似越剧清唱、湘剧高腔的形式,清唱加唢呐尾腔,但腔调韵味与湘剧高腔完全不同,风马牛不相及,唱词为上下句,每句一般七个字,结尾句用三字导入唢呐过门。

  平江影戏唱腔中还有很多的专用小调,多用在一两个人物从事某一单纯乏味的活动时,如耕田、锄棉花、打更守夜等,为解除疲劳、散散忧心、自宽自解、自我调侃而唱。唱词与剧情无关,有些唱词还是故意说的反话或错话,采用清唱形式,咬字准确、清晰,依字音高低行腔归韵,加入打击乐过门或吹奏唢呐过门伴之以打击乐。

  影戏早于灯戏,因此原创于影戏的小调要多。但影戏演出中,有时也演唱“花鼓戏”、“平江灯戏”的腔调,还用到快板、莲花闹、渔鼓等一些文艺表演形式。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平江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戏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