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棒鼓是广泛流传于重庆酉阳、湖南湘西龙山县永顺县以及张家界和湖北沔阳、天门一带和鄂西南恩施州等武陵山区一带的一种曲艺走唱形式。
三棒鼓源于唐代的三杖鼓。明人沈德符在《顾曲杂言》里已记载了三棒鼓在万历年间的演出情况。清末与凤阳花鼓合流,流传渐广。为谋生计,沔阳、天门一带的人们背井离乡,浪迹天涯,到中欧,到东南亚,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他们被称之谓“中国的吉卜赛人”。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各地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并随艺人流传到英、法、意、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数十个国家。
三棒鼓击鼓的技巧有单跨花、砍四门、绞花、织布、单鼓花、双鼓花、麻雀钻竹木,“白蛇吐飞剑,“乌龙搅水”,“金钱吊葫芦”等。
历史渊源
三棒鼓,唐代就出现了,当时称为三仗鼓。曾经广为流行。三棒鼓,是以抛三根棒和敲锣打鼓得名,是土家山寨到处可见的一项以打击乐器、口头文学、表演技艺合为一体的文体活动形式。
三棒鼓流行于湖北天门、沔阳等地,源于唐代的“三杖鼓”,曾经广为流行。以抛耍三根特制的鼓棒击鼓伴唱而得名。明沈德符《顾曲杂言》载:“吴下向来有妇人打三棒鼓乞钱者,余幼时尚见之。”说明明代已有此曲种,后流入湖北,并在竟陵(今天门市)一带盛行。清代末叶与凤阳花鼓合流,流传渐广,及于湖北沔阳、天门、洪湖、潜江、京山、麻城、沙市、宜昌、恩施等地;并流传到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三棒鼓还随着艺人流传到过英、法、意大利、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印尼、越南、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
三棒鼓的棒法来自于生活,“闹春耕”、“收割打场”、“庆丰收”、“拜年节”四套棒法具有浑厚的生活气息。打三棒鼓技巧性强,表演时需高度集中精力,用力适当,贯通一气,并与演唱者默契配合。
每年春节,艺人们都结伴走村串寨拜年,不论贫富,户户必到。遇见特别贫寒的渔家,表演者还会将别家赠送的礼品转送,意图希望人人过节都欢喜。在沔阳洪湖一带,三棒鼓颇有市场,因此,艺人颇多。1818年前后,沔阳洪湖有户人家的3个女儿都是优秀的三棒鼓艺人,她们结成戏班,所到之处,聚集观看的人群常常“翘首伸颈,围于堵墙”。
可是,洪湖一带水荒不断,导致民不聊生。为谋求生路,人们背起三棒鼓,浪迹四方。三棒鼓成为洪湖人民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是洪湖人民手中的一个武器。
自1949年之后,除水害,兴水利,洪湖人逃荒流浪已成了永远的过去。三棒鼓敲出的便是洪湖人民的“三棒鼓新唱”,听一曲鱼跃蟹肥、荷绿藕白的新曲,便能体会洪湖人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曲艺表现
曲艺中的三棒鼓又称为花招鼓。艺人所敲击的鼓不大,三寸多高,尺二来宽。是用三足支架架起,与京韵大鼓、奉调大鼓所用的支架平鼓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