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年画

砀山年画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砀山年画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画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艺术品。砀山年画起源于清朝中叶,当时叫“画片”,至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

  据有关资料介绍清朝年间砀山年画有《判官》《关公》《五子登科》《二十四孝图》,木版年画有《门神》《灶王》之类,皆有镇宅、忠孝节义、望子成龙之意,至民国时期年画内容基本未变。新中国成立后,砀山年画获得新的生机。由于地缘关系,砀山年画受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年画的影响,但又不同于两地的年画。其木版年画以砀山梨木为母版,梨木木质细腻宜于雕刻,线条雕刻有阴有阳,线条粗实淳厚,色彩艳丽庄重,乡土气息浓郁。对开年画用水彩纸和水彩、水粉颜料并辅以炭精粉擦拭面部和手的阴影部分,有别于其他年画的画法。画出的年画(包括门神)色彩鲜艳,色调浑厚明快,对比强烈、富丽堂皇,画面饱满紧凑,虚实相兼,铁线勾勒,线条流畅,刚柔并济,表现形式讲究对称,手法夸张,富有气势,别具民间情趣。是独具有砀山地方特色的年画,在全国年画领域独树一帜。上世纪70—90年代,砀山年画发展至巅峰时期,全县画年画的有60多人,70年代以后,砀山县文化馆每年都举办美术展览和年画培训班,重点抓年画创作,有的获省优秀年画创作奖,1985年孙宗禧、范凤岭被接纳为安徽省年画研究会会员、孙宗禧当选为年画研究会理事。砀山年画以孙宗禧、范凤岭为代表的主力派年画家以及崔基旭、于忠兴、黄兴桥等相继参与,从事年画创作。80年代在合肥工作的砀山籍女画家朱秀颖也从事砀山年画的创作。同时又带领一大批热爱年画的青年人参与其中,砀山年画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几十年来,砀山年画已打进全国年画市场,在全国年画界占有一席之地,有112幅年画作品在安徽、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九省市自治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到全国各地,深受广大城乡人民喜爱。1984年,安徽省文化厅举办建国35周年画展,范凤领创作的年画《中华武术》获得三等奖。1985年砀山县志记载了孙宗禧、范凤岭、于忠兴、崔基旭在省级出版社出版的年画作品名录19幅。砀山县志彩页收录了孙宗禧和范凤岭的年画作品。1997年3月23日,安徽日报美术专页《艺坛风流》栏目刊登了国家一级美术师、安徽省美协副主席、安徽省年画研究会会长朱秀坤撰写的人物传记“扎根基层,笔耕不辍——记人物画家范凤岭”。文中介绍了范凤岭创作的年画并予以高度评价:他吸收民间年画的特点并加以创新,画出的年画色彩鲜艳而不落俗,对比强烈而不呆板,深受广大城乡人民喜爱,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信息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信息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砀山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年画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