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风战鼓始于周秦、盛于汉唐,根植关中,源在战争,是华夏民族的原始音乐,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击节而歌”的遗迹,她的精神内涵是剽悍威武,粗犷豪壮,代表着关中秦人犟、硬、冷、悍、勇、楞的品格,有着和谐美、节奏美、舞蹈美、形式美、音乐美的属性,存在着东西文化交流,中原和少数民族文化融汇的基因,是祭祀文化,宫廷乐舞、民间艺术的化合体,有着深厚文化精神音乐艺术研究价值,是非物质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和财富。
威风战鼓共分九个环节:一、《祭旗出征》;二、《白起摆阵》;三、《韩信点兵》;四、《战前列队》;五、《龙飞凤舞》;六、《老鹳探水》;七、《厮杀格斗》;八、《收兵回营》;九、《胜利凯旋》。
眉县威风战鼓节奏明快,一板一眼,紧锣密鼓,强弱分明,以战为题,以争为律,以斗为规,以鼓为帅,以锣钹为将,主旋律鲜明,有血有肉,有性格,有骨有筋有特点,人性音乐共存,精神文化同生,扬胆壮威,振奋精神,抒发感情,发泄抑郁,调理心性,陶冶情操、张扬个性。
战鼓社从1990年由第五代传人荔改朝组织发起,购衣制器,译谱教徒,每逢古历节日,百姓以鼓作乐,自娱自乐,进入21世纪后,鼓社边向外地推介,边添置器具,后经县乡领导重视支持,人员不断扩大,学员逐步增加,曾先后在西安、宝鸡、太白、扶风、周至、杨凌等地表演,并获得宝鸡市2002年民间锣鼓大赛第一名。2006年中央文化部、财政部、省文化厅、财政厅,市文化局、财政局多家媒体采访调研,受到领导赞誉和鼓励支持,而且拨出专项资金2万元,要求壮大保护。2007年陕西省副省长李堂堂及省文化厅厅长、市副市长冯月菊,文化局副局长杨茂生及县委书记王琳、县长张乃卫亲临现场观看威风战鼓表演,调研农村文化,李副省长特别高兴鼓励指导搞好农村文化生活,副市长也特别鼓励荔改朝同志要搞下去,为宝鸡人争光。2007年,省文化厅厅长秦天行及蒋惠莉副厅长,市文化局副局长杨茂生,各县市主管文化事业领导现场观看。2007年宝鸡市“古韵迎春”晚会,由市县专业人员指导,威风战鼓搬上舞台,走进银幕,形成了规模较大颇具影响的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