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冀南梨花大鼓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威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属冀南平原。这一带地处偏僻,民风纯厚,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因而孕育出了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全国著名曲种——梨花大鼓。
梨花大鼓起源于直东交界地区的河北东南部与鲁西北兴盛于威县一带。原称“犁铧大鼓”,因演唱者敲犁铧片,唱农歌而得名。它产生于明代中期,是在“大秧歌”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而成的一种说唱形式,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清代作家刘鄂所著《老残游记》中就记述了梨花大鼓在济南的演出盛况。民国后,梨花大鼓在威县及周边地区的鲁西北、豫北、太原、石家庄、保定等地广为流行。这时期,梨花大鼓艺术不仅有了大的提高,而且演唱队伍不断壮大,名伶辈出,极盛一时。建国后,梨花大鼓得到空前繁荣,仅威县就呈现出孙家班、魏家班、郭家班三足鼎立的局面。1978年,中国曲协理事,河北省曲协副主席、著名梨花大鼓演员孙金枝演唱的《广场思亲》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播放,享誉大江南北。
梨花大鼓主要伴奏乐器为月牙板(也叫梨花片)、矮脚鼓、大三弦。演唱者右手执鼓楗击鼓,左手操月牙板敲击演唱,乐师以三弦伴奏。到70年代后,增加了四胡、二胡、扬琴等伴奏乐器,丰富了演奏效果,增强了伴奏表现力。梨花大鼓的唱腔以板式腔体的梨花腔为主,板式主要有慢板、二性板、快板、散板等四种板式。
梨花大鼓唱腔独特,节目蕴藏丰富,地方色彩浓郁,既是一种说唱表演形式,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声腔艺术。对其它艺术门类产生过重大影响,至今不少曲艺门类仍保留着梨花腔。其唱腔曾被京韵大鼓、梅花大鼓、河南坠子、山东快书等曲种吸收,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