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篷船制作技艺

乌篷船制作技艺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乌篷船制作技艺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乌篷船是水乡绍兴独特的水上交通工具,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乌篷船究竟起源于何时,现在已无法考证,但800年前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说它是“轻舟八尺,低篷三扇”。清·袁枚诗《过剡溪水急不能上》也有“乌篷船小沙石横”的诗句。乌篷船和乌毡帽、乌干菜并称“绍兴三乌”,是于越先民历来崇尚黑色的明证。

  乌篷船制作共分三个部分,即:船体的制作、船篷的制作和桨橹的制作,乌篷船之所以区别于其他船只,船篷的制作很关键,其工艺流程是:先用细竹竿弯成拱形,一般有三个拱,以竹丝作底面,中间夹以竹箬,两边及上下夹以扁竹片,用铝丝扎住所有竹料,待船篷扎好以后,再用“黑油”涂于篷的外部,使整个船体乌黑透亮,又能防止雨水渗漏,用这种乌篷做成的船便是乌篷船。

  乌篷船的划船技艺,在世界范围里也算独树一帜。乌篷船的动力主要靠脚蹬桨,船的航向则是用手掌舵来控制。船夫坐在船尾,一手扶着夹在腋下的划楫,两脚则踏在桨柄末端,两腿一伸一缩,桨就会上下击水推进,划行时速可达10公里左右。

  乌篷船是越文化律动的水上精灵,是水乡绍兴的典型代表,但随着其交通、捕鱼功能的逐渐丧失,乌篷船制作与划行技艺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如今绍兴正在加大以乌篷船为载体的水上旅游的开发力度,期望借此将这项技艺有效地传承下去,让绍兴的乌篷船像威尼斯的贡多拉一样驶向世界。

  2009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绍兴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制作技艺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