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十番

新昌十番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昌十番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番是流传在浙江省新昌县境内的传统音乐,原属宫庭音乐,至今已传承了近200年。新昌十番又名“圣莞十番”,“圣莞”二字源于《论语》中“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一语,旨在教育十番弟子要“学圣贤、享欢乐”。

  黄坛是新昌县东部山区的一个古村落,附近沃洲山有个真君殿。香火洛译不绝,庙会兴隆。毎五年一大会,四年各有小会。黄坛十番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清道光年间,黄坛石氏后裔第六十六世祖益铭公、邑庠生(1808-1872)在苏杭经商时,遇到一位沦落江湖的歌伎,歌伎善琴艺,精音律。于是先生请歌伎为师,决定组建一支十番演奏队,由她-一班已经沾染鸦片的不良族人后生,引导他们走正道。

  圣莞十番由八支唐代教坊曲牌组成套曲,也参插一些民间小调,如“三六”、“滩簧”、“九连环”、“双看相”、“十杯酒”等曲调,也能演唱苏滩自乐。参加五年一次庙会时,全县九个班社各献神通,时时会争个你高我下。黄坛十番往往备受嘱目。进真君殿山门时,校会班为前导,手执白藤条打街佬负责清理人群。十番班分二队依序从左右二门敲打演奏进入。排列顺序为左队:斗鼓、扑钹、鱼板、横笛、洞箫、四胡、碗胡、银筝、琵琶。右队:彭鼓、叫锣、双星、横笛、洞箫、二胡、十星、扬琴、三弦。庙会盛况空前,鼎盛期民众达十万余。喜庆庭堂演奏时,三张八仙桌合在一起,演奏人员围桌而坐。鼓手坐立厅堂后位居中指挥,打击乐分座左右。桌子左方:横笛、洞箫、四胡、碗胡、银筝、琵琶。右方:横笛、洞箫、二胡、十星、扬琴、三弦。如增添乐器随地插在相似乐器傍,附依而奏。豋台演奏时:斗鼓前排居中指挥,余下打击乐旁指挥后排附依左右。舞台右面拉弦乐类、左面弹拨乐类、后排站姿以吹奏乐为主。注意台形美观,音域分布合理有序。

  圣莞十番的发源地黄坛属长诏水库移民区,1978年水库移民,十番人员星散四乡,老队员相继离世,十番面临失传危机。移民到梅渚镇的石氏第七十世孙石菊林毅然挑起抢救祖辈传下文化遗产的重任。2007年他自掏腰包购置乐器,聘请尚在世的八位老艺人,并动员艺人后代,传徒学艺,在2007年1月10日重树圣莞十番古乐坊。2009年先后入选县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十番队伍不断壮大,经常性地参加各级各类演出活动,反响良好。2013年曾接受绍兴电视台“记录绍兴”栏目组录访。2014年4月16日接受文化部、全国文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访,作为向国庆65周年特别献礼节目,时长达半小时。

  “十番”于2006年7月入选首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2月入选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新昌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十番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