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子镌石技艺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星子镌石技艺(第三批省级)
星子地处江西省北部,北倚庐山,南濒鄱阳湖,星子县城北部为庐山山南景区,约占庐山山体总面积的45%,地质岩层属于南康花岗岩群区。而中部丘陵带又蕴藏大量青石(页岩)矿,因有此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才使镌石工艺得以世代流传。
星子镌石分布在星子县各景点及乡镇,包括碑刻和摩崖两部分。
碑刻位于横塘镇的驼岭、吉山,(驼岭、吉山在去县公里,周围青石矿密集)华林乡的丫髻山,秀峰、万衫寺、白鹿洞一带,始于唐宋时期。秀峰景区有唐代画圣吴道子铁线描法的观音像;白鹿洞有宋代理学家朱熹的“手植丹桂”;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游记。摩崖位于星子的秀峰、醉石馆、简寂观、归宗、羲之洞等各景区。据《庐山志》记载:在汉阳峰下的紫霄崖有大禹治水时留下的手迹“洪荒漾”等字样摩崖石刻。秀峰有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手迹《大唐中兴颂》、宋代书法家米芾手书的“第一山”、还有元明清及现代名家手迹。数量最多的为山南的秀峰寺和白鹿洞书院。秀峰摩崖共有182通,碑刻23块。白鹿洞共有189通,皆为国保文物单位。当今,各景区的现代石刻还在不断增加。星子摩崖利用自然摩崖刻石,是历代文人墨客钟情庐山山南(星子)的佐证。在书法艺术、雕刻技艺等方面都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星子镌石技艺,指用刀、錾等工具在石料表面雕刻图文的手工技艺。刻碑石材,以光滑细腻青石为主,亦可刻大理石、汉白玉、花岗石,但图文作品皆不及青石清细美观。摩崖系在自然山石上錾刻文字和图纹,为留存久远,多选在结构细致、硬度坚实的岩石上雕刻,工作石面不要求非常平整,有的还要在悬崖峭壁上作业,镌石技艺以完全不失书画原作之细节者为上品。
2010年6月该项目被列入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