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营造技艺

窑洞营造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窑洞营造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窑洞营造技艺是中国农耕文化发展中轨迹性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我国北方住宿文明的源头,也是人与自然环境争与合的历史见证。2008年,山西平陆县与甘肃省庆阳市申报的窑洞营造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窑洞,为土崖面上开凿的拱形洞窟式住宅,主要流行于山西平陆、甘肃庆阳、河南陕县陕西延安等黄土地区,有靠崖窑和地坑窑两种。

  山西省平陆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带,地势北高南低,构成了一个从中条山顶到黄河岸边狭长的向阳坡面,日照充足,温差大,土壤结构比较坚实,这些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当地独特的民居建筑——地窨院提供了便利。

  地窨院又被称为“地坑院”“下沉式窑院”,是由黄土丘陵区的土窑洞移植到平原地带的民居样式。地窨院的修筑方式为:在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一个边长20米至30米,深7米至10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深坑,坑底平整后再在坑的四壁挖5孔至12孔窑洞,其中一窑与坑外一斜坡形通道相联,通向地面,是人们出入的通道。在坡道与门洞连接处,用砖砌门楼,安装大门,在门洞一侧挖一拐窑,窑内挖一深20米至30米、直径1米的水井,解决人畜饮水。

  地窨院院坑崖顶四周,一般砌筑高约3米至4米的花砖墙,高出地面约0.5米至1.5米左右,高出地面部分,俗称“女儿墙”,又叫“拦马墙”。地面以下俗称“马面”,“马面”以下用砖砌一滴檐,形如房檐,俗称“眼眨毛”,防止雨水进到窑内,窑洞窑口用青砖做一圈砖拱,起防护作用,崖面下方近地面0.8米至1米处,用青砖砌筑一圈,俗称“砖建”,地面多砌0.8米宽左右的台阶,亦为防止滴檐雨水四溅而设,同时可使院落美观。屋顶地面留有空旷的场地,碾压坚实平整,作为夏季碾打小麦、摊晒粮食、堆放柴草秸秆之用。屋顶上一般建一小房,俗称“场房”,可放置农具和粮草,场房四周种植树木,美化环境。

  地窨院大多为独门独院,也有一门连二院、三院的,称二进院和三进院。地窨院按形式区分,只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按八卦方位来分,则可分为动宅和静宅,动宅中又称东四宅,包括以东为主的震宅、以南为主的离宅、以北为主的坎宅和以东南为主的巽宅。居住窑一般为主窑,装一门三窗,其余窑洞为一门二窗,一般窑洞在进门的左手处盘筑一土炕,土炕后为锅灶,灶后放置水缸和厨案。窑洞最深处多置一桌,桌上供0牌位或其他神祗,窑前进门处与土炕相对,置一桌两椅为会客区。

  地窨院的建造,除了投入大量的劳力外,其他生产资料的投入几乎为零。修建地窨院一般需要三年的时间,建成后可居数百年,成本几乎是其他居住形式的几十分之一,而其冬暖夏凉、防风防狼、防盗防火的特点更是其他建筑居住形式无法比拟的。

  甘肃省庆阳人居住的窑洞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周时期,庆阳的汉族劳动人民就根据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地理条件,挖掘出形式各异的窑洞,人们靠沟坡就崖壁之势,掘洞筑室,叫“崖庄”;从塬面上向上掘出一窑个两三丈深,方方正正的大坑,再在四壁向里挖出一空空洞,好像一个地下四合院,叫“地坑庄”。庆阳窑洞在修筑时大都遵循“因天材就地利”的原则,这种独特的居落及人民的生活方式自有妙处。

  然而受现代居住文化的冲击,独具特色的窑洞民居文化已处于濒危状态,窑洞营造技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和营造技艺已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平陆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技艺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