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庙会以祭祀而兴,以求神拜佛而影响日大。祭祖是祭祀的主要活动之一,据史料记载:从汉代起,尧山顶上就建有尧祠,以后历代都在尧山上建有尧帝庙以及禹舜殿,每年官府和民间都要择良辰吉日上山祭祖。隋朝时,佛学翻译大师彦琮在宣务山上修筑隆圣寺;唐朝时,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子纪王李慎出任邢州刺史,为了在祖籍之地展示大唐王朝皇恩浩荡,不惜动用民工匠人,在宣务山上大兴佛事,开凿了千佛堂石室、多心经石室、同声谷石室,建塔立碑,摩崖造像,雕石刻经,使信佛、拜佛、念经还愿之风一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明末进士徐养元在南山建尧帝庙,立南山庙会;独二魁赵渔在北山上修有三天阁、大悲殿、大佛殿等殿阁,立北山庙会。清朝康熙三十九年,刑部尚书王世祯的儿子王启纺做唐山知县时,又将尧帝庙改建于宣务山,祭祖和拜佛合流。之后,庙会从祭祀、拜佛逐渐发展到杂神信仰以满足大众需求。
山口庙会每年有农历正月十六、四月初一、六月初一、十月初十、腊月初一5次,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农历四月初一。据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柏乡县举人韩瑶所撰的“万古流芳”碑记载:“迨至四月上旬,庙门洞开,则四方远近,百里内外,或乘车骑以奔驰,或携男女以徐步,或千人百人林林起会于庙顶,或五步十步历历叩拜以谢神,迤逦而来,络绎不绝。”记述了尧山庙会的盛况。
独二魁赵渔把尧帝与玉帝、孔圣人同供在“三天阁”内,又增道教、民间众神,使佛、道、儒相融合,从而尧山庙会更深入民心,延续至今,经久不衰,涉及的地域进一步扩大。庙会涉及冀南及邻省数十万人参加,山上山下人潮涌动,香烟缭绕,纸灰飞舞,一直延伸到几公里外,人们虔诚地满怀希望登山朝圣,祈求一年的平安和幸福。《万古流芳》碑记载:“山顶筑有菩萨庙一座,感无不通,求无不应,凡为父母之疾,为儿女之厄者,处心祝祷,无不灵验,以故焚香还愿之人,无时不有。”
宣务山的最高峰叫猴祖峰(猴祖山),这是因为宣务山被称为苍岩山的皇姑下庙而称。旧时山顶有猴祖庙,其中供奉的“猴祖”系三皇姑的猿猴徒弟,得道后称“猿猴祖师”。这从苍岩山的碑文可以得到印证。通到山顶这条路因为是求神拜佛、游玩观光的必经之路,所以被称作“神道”,因开采山石,“神道”和猴祖峰的位置古今相去不少。
宣务山上今存的大小庙宇很多,儒、佛、道等均有供奉,如:书房楼、三皇姑庙、三清殿、关帝庙、财神庙、观音庙、玉皇殿、药王庙等。
山口庙会盛况宏大。几百里外的客商云集尧山,附近居民,更是倾村出动,各色人等挤满了山上山下,人欢马叫。来赶庙会的不光是隆尧的本地人,还有附近柏乡、任县、巨鹿、平乡、广宗、临城、内邱、高邑、宁晋的人,甚至还有石家庄、唐山、山东、山西的。
庙会上,买卖东西、耍钱的地摊比比皆是,焚香烧纸、求神拜佛不在话下,算命算卦的生意更是火暴,耍枪耍刀耍猴儿、跑杂耍儿的更是吸引人的眼球,说笑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这种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经久不衰,保留至今。就是乞丐们也趁着热闹,趁着人们积德行善的空当,甚至不远几百里的赶来,在人们必经之地找好自己的地盘,准备“发一笔小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庙会和集市相融合,便出现了集求神、拜佛、娱乐、贸易于一体的空前繁荣景象。香客、游人众多,为香客、游人提供食宿的聚落式茶棚应运而生。
“茶棚”顾名思义即烧茶舍水和小憩的地方,但是,聚落式茶棚是为满足外县村民食宿而建的。其建制是冀南式四合院,有神坛房、卧房、伙房、杂房及厕所、院门等,在宣务山的东南麓及附近各村。为了方便本地群众求神拜佛,各县村镇纷纷购买“飞地”,在宣务山东南建聚落式茶棚百余座,形成一个小村,街巷纵横、鳞次栉比。每年四月庙会期间,人马鼎沸,彻夜灯火,鼓乐喧天,香烟弥漫,热闹非凡。
来庙会的人们大多是带着祈愿而来。有的祈盼五谷丰登,有的祈盼生意兴隆,有的祈盼有个好的前程,也有的期盼送子娘娘给久婚不孕的妇女“送”个娃娃。
山口庙会上“抱娃娃”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一般有婆婆领着久婚不育的媳妇前来,到千佛堂石室的东南角的准提塔前,一丈高的准提塔上雕满了罗汉、菩萨等,婆婆抓一把石子掷上去,然后忙用偏襟的大褂去接,接住一个石子,便会有一个娃娃降生到自己家中。
庙会上,卖面老虎的、卖糖人的、卖酸枣面的、甚至还有卖虎头鞋的,比比皆是,捏面人的、吹糖人的大显身手,跑功的、跳扇鼓舞的更是各显神通,这些形成了尧山庙会的一大特色。
庙会上各色小吃,风味独具,十分诱人,尤以凉粉摊儿最为火暴,凉粉摊儿成了庙会上的一大亮点。
山口庙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保持历史文化内涵的同时,必将进一行推陈出新,科学发展,丰富内涵,为尧山庙会注入新鲜血液,增添崭新内容,使得尧山庙会得以持久延续和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