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原式太极拳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相传是北宋末年由道士张三丰经过整理内家拳所创。张三丰(辽宁义州人)生于南宋,卒于明朝初年。张三丰原式太极拳传入河北刘德宽,后传赵鑫洲,赵又传万籁声。万籁声定居福州后,张三丰原式太极拳便广泛流传于福州、闽南泉州、闽北南平、闽东、香港、南洋等地区。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之所以称为“原式太极拳”,就在于它古老原本、朴实无华,某些动作甚至还带有外家长拳的风格,是一套内外双修,刚柔相济,阴阳互助,体用兼备,技击性较强的典型传统武术。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又名长拳,亦名十三式。长拳者,有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十三者,即棚、挤、按、捌、探、靠等之八卦,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停,定此五行。张三丰原式太极拳讲究腰、裆、腿三功,练起来快慢适中,步法灵活、运行自然、裆法可低可高,气随意运、身随神行、随屈就伸、柔中有刚、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体现了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在技击方面的五大特点: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慢胜快、以巧胜拙、以寡御众。张三丰原式太极拳讲究运动须知往返,往返必带折叠,折叠之中必寓挫之,斯其根自断,乃毁之速而无疑。这也是张三丰太极拳具有起手如闪电,发手如迅雷的原因。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在其1方面,特别注重心身兼修、德艺双修、性命双修。在习练过程中注重心静体松、纯任自然地进入练功状态,遵循自然规律、运动规律,使自身按照内家的功理、拳理、要领、方法和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达到天人合一、精气神合一、意气形合一。习练张三丰原式太极拳时,通过对人体“意”与“气”的培养,把动作和气息完美配合起来锻炼,不仅提高了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还进一步促进了人体气血在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运行。

  在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中成长的张三丰原式太极拳,不仅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多重要义,同时也突显其修身价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更深层次的道德、教育价值。张三丰太极拳以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和直觉体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练习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使人的身心升华到一种轻松自如的境界,对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格调、内在心境都颇有裨益。

  张三丰 (12471458)  张三丰(1247或1264—1458),武当派祖师,自称张安忠第五子,生于元癸酉年六月十八日。名君实,字全一,(此为一说,另一说法为君宝)别号葆和容忍,汉族,辽东人。元末明初儒者、武当山道士。善书画,工诗词。另有一说其为福建邵武人,名子冲,一名元实,三丰其号,南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出生于今福建邵武市和平镇坎下村,卒年不详。张三丰为武当派开山祖师,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 详细>>>

  万籁声 (19031992)  万籁声,当代武林泰斗,南北大侠杜心五先生的掌门大弟子,自然门武学第三代掌门人,是一代爱国武术家、武术教育家,省政协委员。他1903年出生于湖北,1926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农业大学(今中国农业大学) ,1942年入闽,1945年定居福州。他先后授徒3000名,培养出众多全国冠军和武林高手。万籁声一生从事武术事业,六十年不易其志。1982年12月在北京召开全国武术工作大会期间,福建老人万籁声是位最引人...... 详细>>>

  刘德宽 (18261911)  刘德宽~~(1826~1911)沧县人,枪发绝伦,集杨'高'沙'罗'马'刘六家枪法精髓,人称“大枪刘”,枪法名震中原无对手。 简介: 刘德宽(1826―1911),字敬远,河北沧州人,自幼习武,精-拳法,尤善大枪,被武林人士誉为“大枪刘”,其又先后从师于刘奇兰、郭云深、杨露禅, 后拜在八卦宗师董海川门下,声誉更隆,与尹福、马维祺、史纪栋、程庭华、宋长荣、宋永祥、刘凤春世称“...... 详细>>>

  赵铨   赵铨,字鑫洲,河北顺义县人,家传武艺,至赵尤精,为人爽直好友。后投沧州名拳师大枪刘德宽为师,精习-拳,及-大枪、六路大戟、黑白鹞子、马牙刺等术,凡廿余寒暑,技得大成。盖刘为沧州老武师田春奎之入室弟子,即沧州所谓田九八式是也。刘与佟存为师兄弟行(前任中央国术馆少林主任佟忠义,即佟存之子)。刘后拜太极大家杨露禅门下,精习太极拳剑。故刘师所传,多主刚柔之法,兼两派之精华者也。赵得刘师之奥蕴,在北五省颇负...... 详细>>>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福建省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太极拳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