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裤瑶猴鼓舞

白裤瑶猴鼓舞

白裤瑶猴鼓舞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裤瑶猴鼓舞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猴鼓舞瑶语称“玖格朗”,是黔南州荔波县境内白裤瑶民族祭祀祖先的民间舞蹈。它仅流传在荔波县瑶山瑶族乡的白裤瑶地区。据《贵州通志》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荔波县民覃真保上言“惟八十二峒瑶,民未隶编籍,乞遣使招抚”的史实看,白裤瑶早期从事狩猎,历经刀耕火种的氏族社会,距今大约有四百多年历史,据此推测与瑶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瑶族《猴鼓舞》(瑶语俗称“玖格朗”)的民间原始舞蹈的流传历史悠远,是一个古老的民间传统舞蹈。

猴鼓舞源于瑶山。瑶族的祖先从广西迁徙经荔波捞村乡时,途遇危难,而由一群猴子解危救难,并一路保护接来的。后瑶民为纪念祖先的迁徙之苦和猴子护送之功,就模仿着祖先跋山涉水的情景及猴子们攀爬跳跃护送祖先的神态跳跃而形成,久而久之,就把这种祭祀祖先和纪念猴子这个朋友的舞蹈作为丧葬祭祀的一个重要仪式。

猴鼓舞大多是在丧葬祭祀祖先的场合中表演。它大致要经洗尸入棺、砍牛致哀、跳玖格朗、喝酒抬棺、浅坑置棺、长席就餐和过三朝等几个程序。(1)洗尸入棺:白裤瑶老辈仙逝,丧家即向全体家族和各方亲友报丧。经儿子和媳妇为去世老人净身、梳发、穿服、吊唁后,便收殓入棺。(2)砍牛致哀:白裤瑶葬礼一般在秋冬季节举行,并举行砍牛或杀牛仪式。不在这季节要实行“二次葬”。当丧家确定砍牛后,当即请鼓师,召拢寨上和女婿家的铜鼓及家族中的木鼓(一族一面),同时在灵柩附近埋两根树桩,搭一根横木,将所有的铜鼓(最少三面最多不限,但需单数)悬挂成一排,如铜鼓多时,也可排成平行的“冂”型。木鼓一面,安放在铜鼓对面。鼓声鸣响五次,即举行砍牛致哀仪式。(3)跳玖格朗:是祭祀活动的主要部份,意在调节丧场悲哀气氛,热热闹闹送老人荣归西天和尽儿孙之孝。舞蹈由男子表演,鼓师(木鼓手)为该舞的主要舞者,也是全舞的指挥者。舞蹈分“单人”、“双人”、“集体”三段式进行。第一段:首先由两位青年猎手持鸟枪朝天鸣枪三响。鼓师一人站在木鼓边摆动双手,擂响木鼓,此时全部铜鼓也铿锵齐鸣。鼓师自奏自舞,此段称作“引子”。第二段:稍过片刻,铜鼓声突然中止,鼓师双手持鼓槌,面对铜鼓手相击三次示拜谢,而后绕木鼓起舞。另有一男子跟在鼓师身后与鼓师一起一跳一蹲,模仿老猴取食攀摘姿态,粗犷敏捷而又刚劲有力,形似猴,舞也似猴的娴熟技巧,引发着周围亲友们配合鼓手的表演而发出一阵阵唔!唔!的呼喊声,气氛十分浓烈。此段表演两名舞者自奏自跳,铜鼓声伴之。此段为双人表演。第三段:鼓师站立于木鼓后擂鼓。七个或九个男子穿着烂衣裤、披着破斗蓬、背着斗笠在鼓师指挥下,踩着鼓点节奏,围鼓一圈。他们时而蹲下,时而站立,犹如爬山涉水一般,其余亲友则原地踏步,助兴助威,场面更为壮观。以上三段分别为开路、走路、送老人之意。跳过此三段即为跳过一轮,孝子就要以竹筒斟酒敬给舞者喝。这样反复数次,直至鼓声停息,送棺上山,才全部结束。

荔波县瑶族民间舞蹈猴鼓舞(即《玖格朗》)是荔波境内白裤瑶地区独有的民间祭舞,是一种无旋律伴奏,由木鼓手敲击木鼓和鼓槌互击,铜鼓敲击鼓心和鼓腰的节奏统一舞步,牛角不定时吹奏加强气氛,舞蹈动作特征鲜明,风格古朴粗犷,热烈激越,又不乏矫健敏捷之势,场面生动活泼,其历史悠远,内涵丰富,无论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艺术欣赏的角度看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充分体现白裤瑶民族对祖先的崇拜,对神猴的感恩,对逝去老人的缅怀之情,是白裤瑶先民历经迁徒、游猎、刀耕火种的社会历史产物。

猴鼓舞的传承方式是以族传形式,依靠口传心授传男不传女方式。主要有谢、何、罗等家族,每姓氏家族传承历经五代以上。现何家的传承谱系为:祖父(姓名已失)——何老干——何吉坐——何青春——何恩华。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的日趋变化,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各种外部文化的渗透,加之瑶族青年男女外出打工,《猴鼓舞》民间传承人已寥寥无几,目前仅有一两人,且年事已高,《猴鼓舞》技艺传承人青黄不接,使得仅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猴鼓舞》面临同化、异化、失传、消亡的威胁。《猴鼓舞》又是民间自发组织形成、自生自灭的祭祀舞,其技艺传承发展已岌岌可危,濒危程度十分严重。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荔波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鼓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