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畈枇杷

大畈枇杷

大畈枇杷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大畈枇杷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大畈枇杷湖北咸宁市通山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通山县为低山丘陵地貌,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合枇杷的生长。大畈枇杷以果大、味美著称,其汁多肉厚,甜酸适度,爽口提神;酿成的枇杷酒色如琥珀,口感甘醇;枇杷叶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独特功效。

外观特征

大畈枇杷果实椭圆形,脐部呈极大而深的五星状,皮橙黄色,绒毛浅,果单果质量40~90克,大的可达120克。种子2~5粒。大畈枇杷肉橙黄色,柔软多汁,香甜可口。成熟期为5月中下旬。较耐贮运,适期采收的果实冷藏条件下贮藏期≥10天。

内在品质

大畈枇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可溶性糖含量≥8.0%,可滴定酸含量≤0.6%。

枇杷叶能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枇杷叶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独特功效。

气候特征

通山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的特点,适宜种植枇杷。全年平均日照数1962小时,平均日照率42%。全年平均气温17.2℃,1月最冷,极端最低气温~8℃;7月最热,极端最高气温41℃。全年无霜期平均248天,年平均降水量1650毫米。

水质情况

大畈枇杷生产区域灌溉用水,绝大部分使用无污染的天然降水,少量使用溪流河水及富水水库水,这些灌溉用水符合水质标准GB5084。

土壤地貌

大畈镇境内地貌类型相对单一,以山地为主,地势相对高差大,多高山。大畈镇域内无滑坡、泥石流、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的破坏影响。

大畈枇杷生产区域果园土壤质地为红壤砂质土,土壤偏酸性,pH值5.1~6.8,土壤有机质含量10.5~29.6克/千克,碱解氮含量45.1~96.4毫克/千克,速效磷含量11.8~14.2毫克/千克,速效钾含量95.2~140.6毫克/千克,适宜发展枇杷种植。

据史料记载,通山县大畈镇从江浙一带引进枇杷种植栽培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县境内尚存百年以上的古枇杷树70多棵。当地村民的房前屋后,田头地边都栽有枇杷树。

20世纪90年代末,在返乡创业者的带领下,大畈枇农联合成立合作社,对枇杷实施嫁接改良,后来逐步推广疏花、套袋、施农家肥等技术,枇杷的品质与产量同步提升。

21世纪以来,大畈镇坚持以打造“枇杷小镇”为目标,建立起“基地为示范,果农为主体,合作社为纽带,政府协助拓展市场”的良性产业化生产经营格局。

2013年11月,通山县大畈枇杷专业合作社成为湖北省首批32个“省级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之一,是全省唯一以种植枇杷命名的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2015年8月,湖北省通山县大畈镇大坑村(隐水洞枇杷)被认定为第五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2019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大畈枇杷”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你可能对下列枇杷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