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老人节

侗族老人节

侗族老人节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老人节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老人节”是以老年人怀旧、叙旧、忆旧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习俗,主要流传在贵州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周边的侗族村寨和贯洞镇龙图村所在的侗族村寨。两地均位于从江的东北地段,距县城仅20-30公里。全县总面积3244.3平方公里,东北连黎平县,西邻荔波县,东南与广西三江、融水、环江三县毗邻,西北与榕江县接壤,全县总人口3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94%,其中苗族138000人,侗族人口13000人,均占总人口40%以上。从江地处苗岭山脉南麓与桂北南岭九万大山地段。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苗族主居西南高坡,侗族主居东北的山谷盆地。

追溯“侗族老人节”的历史渊源,还得根据侗族“古歌叙述”……叙说乾隆下江南/来到侗乡过小黄/恰逢侗乡“相思节”/寨与寨约作客忙/皇帝老爷乘热闹/与民同乐进晚餐/男女老少都高兴/唱歌敬酒闹洋洋/先客后主到长辈/乾隆说此礼节得传扬/当他来到老人席/有位老人跟他谈/老人也想各相约/开怀叙旧论短长/儿孙面前难启齿/人老变小怕荒唐/皇帝听了哈哈笑/老有所乐理应当/皇帝当众开声讲/乘此二月未农忙/划片山岗为净土/让老相约各去叙衷肠/金口玉牙传侗寨/老人过节成规章/让老相约山上去/重忆年少好时光……。从此以后,老人相约上山过节的习俗,一直在侗乡沿习至今。每年农历2月来临,生活在从江县高增小乡黄村的大小侗族村寨,以及贯洞镇龙图村当地的几个村寨,按惯例,以村寨为单位,村与村、寨与寨的男女老人集体自发地各自相约,到“老人山”去过自己一年一度的老人节。比如:甲寨的男性老人要与乙寨女性老人同去“老人山”过节,都是头天预约,第二天出发。出发前,甲寨男性老人关照自己老伴,在家看好孙崽;关照子女喂好牲口。崽女、老伴都鼓励他们,玩得开心,不要挂记家里。第二天她们把自己老伴打扮一新,变成年轻后生(侗语称腊汉)样,全村男女送到村口。甲寨的寨老还特地把自己装扮成三岁小玩童,穿开裆裤,戴小娃铃铛帽走在最前面,老人们边吹芦笙,踩着舞步向乙寨进发。是日,乙寨的女性老妇们,都到自己村口迎接,女性们的老伴,在家忙杀猪宰羊,准备款待自己老伴的旧朋友。当甲寨老人们来到村口时,乙寨老妇们都放下手中针线活,拥来迎接。并同声问那装扮成三岁玩童的领头老人:“弟啊,您还认得路,来探望我们?”老玩童比时不音不响,只顾摇晃头上铃铛帽,逗得众老妇直哈哈笑。众男性老人齐声答:“忘不了,忘吃、忘穿,忘不了当年的我们情和爱。今日特来再次邀请,同上山去,再当一回年青人。”众老妇齐声:“早也盼,晚也盼,重新与你们再唱情变歌。”于是,众老人各自寻找当年相好,双双对对,边吹笙朝“老人山”走去。到了山上,大家席地而坐,同唱那首永不服老的歌:“莫叹白发容颜退/莫笑满脸皱纹堆/我们人老心不老/晚霞一样放光辉/莫叹时光似洪水/莫笑人老无作为/豁达乐观春常在/夕阳未必逊朝晖”。歌罢,众人分散,各与自己原来相好,找片偏僻阴凉处,双双摘木叶铺地下,挽手同坐。相互倾诉,离别几十年后的喜怒哀乐,有的谈到泪下,有的谈来同笑哈哈。整个“老人山”沉浸在老人们追昔忆往的情海之中。突听一声清脆的木叶歌声,打破“老人山”一时的沉静。紧接着琵琶声、牛腿琴声、歌声,充满了“老人山”各个角落。老人们的童心暴发,直唱、直玩、直乐到忘了大家都已满头白发、牙落嘴扁、六、七十岁老人,仿佛又回到了十七、八岁,象金子一样金贵的年华。太阳下山了,老人们才意识到要回家了,于是他(她)们又双双对对,手挽手,脚尖踩着脚跟下山来到乙寨。此时乙寨的男性老人,早把丰盛的晚筵摆好在鼓楼坪的长桌上,等待自己老伴与她们当年相好归来,共进晚餐。饭后,两寨过节的男女老人,同进鼓楼对唱侗族大歌,直唱到亮,乙寨的男女老少,也一起听歌到天光。天亮了,乙寨老人她们才难舍难分地送走甲寨老人。节目到此才算结束。来年二月,乙寨的男性老人也到甲寨去,约起甲寨老妇们,上山过节。有来有往,早已约定俗成。侗家人把农历二月定为老人过节月,此习一直沿习到今天。

农历2月,固定的地点“老人山”,是侗族村寨男女老人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两个寨子异性老人,自发相约,集体到“老人山”过节,不需晚辈参与,不许子女参加,完全由老人自己集体单独上山过节,节日里允许老人各自寻找当年相好、旧情人、旧恋人上山叙旧,重温旧梦。是侗族村寨社会允许,儿女赞成,家人同意,不受道德谴责,公开交往的二月节。是侗民族为老人提供最开心,最得意的一个活动空间。不但体现了自古以来该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侗民族由古至今尊重女性地位、崇尚男女平等的集中表现,对原生态侗歌的传承有重大的影响。

面对当今迅捷发展的时代步履,“侗族老人节”这一古老的民间老人文化活动正面临着消逝的危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变,现代化农业生产水平上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方式在急剧变化。加上电子、电讯技术设备的普及,以及社会成员流动性的增强。侗族村寨社会的传统机构受到冲击。加上年轻人价值取向转变,不少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社会传统公德得不到重视而随之消失。据普查,如今还在沿习过“老人节”的只有小黄村和龙图村所在地的几个侗寨,而龙图村的“老人山”自修公路通过,至今没有修复。唯独小黄村所在地的几个村寨,仍沿习上“老人山”过老人节,一成不变外,其他侗族村寨,近20年来,少有人集体上山过“老年节”了,长此下去,如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侗族老人节”将面临消亡的危机。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从江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侗族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