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会(葫芦垡村)

高跷会(葫芦垡村)

高跷会(葫芦垡村)

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跷会(葫芦垡村)为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跷会(葫芦垡村)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单位。高跷表演在葫芦垡村源远流长,是该村最具传统文化特征,最具影响力也是最能凝聚民心的群众自发性文化活动。这项表演距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解放前活动于京城、良乡、房山、长辛店、大兴黄村一代区域;80年代曾在北京龙潭湖、牛街等地多次进行表演,当时就已获得较高评价;近年来,陆续参加过房山区区内举办的各种花会表演,在所有表演队伍中受到的关注度最高,深受群众喜爱。

葫芦垡村高跷表演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彩绘出各种古典人物造型如武松,时迁,江湖郎中,渔翁,鱼婆,打柴的柴翁等)和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葫芦垡的高跷表演,不但有盍拐(双方单脚落地蹦行,另一只高跷腿折攀起来,用膝盖向对方进攻。进攻方法多种多样,可磕、压、顶、砸等。在过会时,沿途的大商号在门前设八仙桌,摆上茶水、点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劳。高跷队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谢。还有个讲究,如果高跷会在谁家歇个脚,表演一番,谁家的买卖一定会红火。

葫芦垡高跷会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因其特殊的娱乐性观赏性、群众自发参与性也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它集民间舞蹈、杂技、武术、戏剧等多种艺术于一身,表演者具有高超技艺,表演花样繁多,是值得研究和传承的独特技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房山区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高跷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