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银杏

汉中银杏

汉中银杏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汉中银杏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汉中银杏陕西省汉中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汉中为银杏适生区,汉中各地分布着大量的银杏古树。汉中银杏叶片肥厚,呈扇形、叶柄细长,两面淡绿,干叶橙黄;汉中银杏果核灰白,椭圆饱满,棱线分明,表皮光滑,果仁黄亮温润,口感软糯,细腻绵香。

外在感官特征

汉中银杏叶片肥厚,呈扇形、叶柄细长,两面淡绿,颜色鲜亮,干叶橙黄;汉中银杏果核灰白,椭圆饱满,棱线分明,表皮光滑,果仁黄亮温润,口感软糯,细腻绵香。

内在品质指标

汉中银杏(叶)干品总黄酮醇苷含量≥0.40%、萜内酯含量(银杏内脂A、银杏内脂B、银杏内脂C、白果内脂的总量计)≥0.25%;汉中银杏(果)蛋白质含量≥7.0克/100克、脂肪含量≤1.5克/100克、粗纤维含量≥3.2克/100克、维生素B2≥0.15毫克/100克。

地形地貌

汉中市境北临秦岭,最高峰在洋县活人坪梁顶,海拔3071米,其他一般山体海拔为1000-2000米。南部米仓山(又称巴山)高峻雄峙,最高峰在镇巴县箭杆山,海拔2534米,一般山体海拔在1000-1500米;全市最低处在西乡县茶镇南沟口,海拔371.2米。汉江横穿盆地中部形成冲积平原,汉江支流牧马河与泾洋河在西乡县城东北汇合,形成冲积性宽谷坝子,名为西乡盆地。汉中盆地海拔在500米上下,而秦巴山体高出汉中盆地500-2500米。地貌类型多样,但以山地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75.2%,丘陵占14.6%,平坝占10.2%。

土壤情况

汉中市土壤以山地黄棕壤为主,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气性强,土壤pH值为5.5-7.5,腐殖酸和有机质含量较高,符合银杏喜湿怕涝和喜微酸性土壤环境的生长要求。适宜汉中银杏种植。

水文情况

汉中市的河流均属长江流域,在水系组成上,主要是东西横贯的汉江水系和南北纵穿的嘉陵江水系。汉中市位于汉江上游。汉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宁强、勉县、南郑、汉台、城固、洋县、西乡等县(区)境,横贯汉中盆地,是本区域内水系网络的骨架。市境内汉江干流长277.8千米,占汉江全长1532千米的18.1%,流域面积19692平方千米。嘉陵江水系分布在汉中市的西部和南部。嘉陵江干流由北向南,纵穿略阳、宁强两县的西部山地,为过境大河。境内流程141.7千米,流域狭长,西宽东窄。市境内属嘉陵江水系的大小河流共192条,流域面积7554平方千米。

气候特征

汉中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润,光照充足,森林覆盖率59.11%,年日照时数1300-1800小时,年平均气温14.3℃,≥10℃活动积温4200℃-4480℃,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降水集中在7、8、9月,适宜汉中银杏生长。

历史渊源

中国栽培利用银杏历史悠久,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银杏栽培由一个树种发展为一个产业。汉中为银杏适生区,汉中各地分布着大量的银杏古树。汉中市将银杏树用于城市绿化。

20世纪90年代开始,汉中市各级领导和各地都将发展银杏作为振兴山区经济及扶贪开发的重点项目来抓。通过长防长治、退耕还林、扶贪开发、流域治理、银杏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的实施,汉中银杏得到的发展。

2004年,留坝县玉皇庙乡晏家坟村成立农民银杏协会,以此辐射带动周边10个村银杏产业发展。

2006年,城固县盘龙乡引资建立银杏基地2000公顷。

2007年4月,留坝县被中国林学会银杏分会命名为全国银杏栽植基地县。

2007年,留坝县被中国林学会银杏分会授予全国银杏种植示范基地。在银杏产业发展中,留坝县通过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建立基地等多种措施,不断扩大银杏种植规模,建成以玉皇庙乡为主的银杏示范基地。

2010年,留坝县玉皇庙乡在种植银杏苗木的同时,乡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联系研发银杏产品。

2010年,为了加速银杏基地建设,提高银杏生产的技术水平,汉中市成立汉中市银杏研究会,略阳县成立银杏技术指导站,宁强县成立干果技术指导中心,留坝等县成立银杏协会,专门从事银杏发展规划和技术指导工作。汉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先后引进了22个国内外银杏优良品种,从中筛选出了适合本地种植发展的品种6个,并从当地实生银杏中选出了3个优良单株,建立了良种采穗圃和示范。

2010年,汉中银杏各县种植基地和资源已初具规模。

2013年,宁强县是银杏树的适生区。依托该县地域优势,引导农户兴建银杏采叶园,将银杏列入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点。

2016年,“宁强银杏叶”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现场评定,为该县银杏叶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18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汉中银杏”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你可能对下列银杏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