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腔鼓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腔鼓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腔鼓是流行于襄汾县赵康镇赵雄村的一种民间祭祀性乐舞,由傩舞演变而来,表演时演员戴面具,只跳不唱,内容为“众鬼闹判”的吉祥剧,以傩舞的形式从反面威慑、教化民众。

  关于花腔鼓的起源问题,目前尚无史料可查。当地民间流传唐贞观年间鼓师花庆为判官义举(私改生死簿为李世民增寿)感化首创“花庆鼓”的传说,襄汾方言“庆”、“腔”音似,遂变为“花腔鼓”。除此之外,根据目前发现的碑刻遗迹,结合花腔鼓的表演内容和形式来推断,此舞至迟在明代中期就已经产生。

  传统花腔鼓演出时间在正月二十五,表演者身着剧服,脸带各种狰狞面具(演奏者面具到鼻子部分,钟馗小鬼面具则遮盖全部面部),口挂胡须。演奏乐器有鼓、小锣、梆子、夹板,四名演奏者为一组,共分八组。演出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队列行进,演奏曲牌为[大得胜]和[小得胜];另一种是广场表演,演奏者分列两边,钟馗头带官帽,身着官服,一手擎虬杖,挂生死薄,一手握笏板,威风凛凛,张嘴怒视,五小鬼跟随判官左右,蹦跳着在人群中寻找捉拿的对象,引来各种哄笑或是躲闪。演奏曲牌有[过门]、[大得胜]、[小得胜]、[珍珠倒卷帘]、[凤凰单闪翅]、[八仙过海]、[厦坡滚核桃]、[逗鹌鹑]、[摘豆角]、[老虎呲牙]、[单憋脚]、[双憋脚]、[尾声]等。敲击技巧有击鼓心、蹭鼓皮、打鼓梆、滚鼓边、檫边钉、锤相击等。

  赵雄花腔鼓属于傩舞范畴,表达了民众对祈求平安驱除鬼祟的强烈愿望,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信息来源:山西省政府办公厅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襄汾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花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