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花舞

锣花舞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锣花舞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锣花舞”源于民间道教法事中的“奉朝”。奉朝有七个程式:一、请神拜朝,二、发兵,三、安灶,四、奏表,五、招兵差将,六、更朝,七、送神。“锣花舞”就是从请神拜朝、发兵、招兵这三项程式展示中最为集中的体现。“锣花舞”在展示时一般由二到三人组成,亦称“禅公”“禅婆”和执鼓者。他们手拿高边锣、神扇,旁边放牛角号、法鼓等法事用具,锣花以招、提、转、绕、唱、念、舞、打、吹的表达形式,一边念、一边唱、一边舞,形成了“锣花舞”独特的表现形式。

  “锣花舞”传入五华县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民间安神、安龙、转火、庙会、祠堂拜祭都会请来“锣花舞”艺人来做“奉朝”法事,以祈求平安、财丁兴旺、农业丰收、六畜兴旺、消灾除难。“锣花舞”在清代时期活动较为盛行,当时的代表性人物余三法师锣花舞技艺非常高超,后授徒古兆侍郎(法号),古兆侍郎后授徒古左侍郎(法号)(1904年—1992年),古左侍郎授徒邹杏香(男,五华县华阳镇人,1925年—2010年),邹杏香授徒黄永红(男,1960年出生,第八代传承人),“锣花舞”的传承方式以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方式传承。解放后,五华“锣花舞”活动逐步减少,改革开放以来,五华“锣花舞”颇受民间百姓的喜爱,但因“锣花舞”民间艺人年岁较高,展示队伍人员缺乏。“锣花舞”程序复杂、难于掌握,现已面临传承断层的局面,现只有“锣花舞”第八代传承人黄永红有少量的活动。

  “锣花舞”长期以来一直得到民间百姓的喜爱,表现出民间百姓一种独特的祈求方式。“锣花舞”以其神奇的服装、道具,特别是其高难度的招、提、转、绕、唱、念、舞、打、吹的锣花展示,让民间百姓看到了一种高超的技艺,“锣花舞”的成功展示,象征着民间百姓的祈祷、心愿一定能实现。“锣花舞”的展示也为民间百姓增进友情、团结邻里、行善助人、构建和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目前,为抢救这一流传民间的宝贵文化遗产,五华县人民政府已将“锣花舞”于2010年10月批准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4月,梅州市人民政府已批准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进一步保护和抢救濒临失传的“锣花舞”,五华县制定了“锣花舞”的五年保护计划,同时争取上级的支持,为确保五华“锣花舞”得到保护和传承而努力。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五华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花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