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瑶族服饰

麻江瑶族服饰

麻江瑶族服饰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麻江瑶族服饰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麻江县河坝瑶族服饰是贵州“育”这一支瑶族的代表服饰。以麻江县龙山乡河坝村为代表。麻江县位于贵州省中部,清水江上游,县城距贵阳109公里。全县总面积1201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约23万,其中少数民族占76.2%,瑶族人口6732人,占总人口的3%,县境地势西高东低,处于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低山、低中山、丘陵及河谷盆地占全县总面积的78.4%,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县境自然景观秀丽,东部山峦叠峰,西部峰林连绵,北部群山巍巍。

麻江县瑶族自称“育”,又称“阿夭”、“夭家”,史称“夭家”、“夭苗”、“绕家”。1992年10月,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认定为瑶族。瑶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境内瑶族说“绕家话”。瑶族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相传瑶族祖籍江西、湖广一带,迁到平越(今福泉市)后分为2支,一支迁到三都县的- 、烂土,约在明朝洪武年间,由烂土迁到都匀基场,后迁到牛场一带,最后定居于麻江县河坝地区。境内瑶族“所居深山”,史称“随溪谷群处”,经济发展迟缓。穿衣主要靠种棉而自纺、自织、自染。迁入贵州前的服饰已无文字可考,明清以来,《黔记》、康熙《贵州通志》、《都匀县志稿》等一些史志记载:“夭苗”在“- 烂土夭坝者,缉木叶以为上服,衣短裙”。民国《贵州通志》土民志九《贵州志稿》记载:“服黑色。长不过膝,短仅及腰。女服有以彩丝锦绣为之……涂以猪血,饰以海哈(白海贝),发盘脑顶,饰以银泡。”《贵州地理志》载:“男女衣俱尚青”,《黄平州志》载“妇人长裙”,民国《麻江县志》载:“妇人穿细折长裙”。

瑶族妇女自清代后期,为劳动和缝制简便,平时改穿便装。便装头式去银饰,仍挽包帕、搭头巾。上衣为右衽齐膝的矮领中衫,下装仍穿大裆长裤,不穿长裙。脚部去掉裹腿和翘鼻鞋,改穿轻便的布鞋和穿细鼻边耳米芯草鞋。现在仅遇节日盛会、婚嫁访友、赶场赴宴等才穿盛装。瑶族人相传,自古至清代,男子蓄发留辫,辛亥革命后剃发如汉人,老者剃光头,但包青或蓝布包头帕。清末民初,男装多为青土布长衫。民国以后逐渐穿青、蓝土布对襟短衣。现大多穿汉装。

瑶族服饰以青和蓝为主色调。女装多为红色花纹配之。瑶族服饰分男装、女装、童装。男装、童装较简便,女装花样较多。一、男装:头式。清代,瑶族男子一直蓄髻留辫,头包长一丈二,宽约尺许、两端留线须的青色布头帕;衣装。均穿青布衣或蓝布衣。春夏时,老年人右衽(史志记载为“左衽”)矮领中衫,青少年穿对襟矮包的单领布纽中衫。秋冬时均穿右衽单领长衫。腰系线织花带。花带两端缀红线须,让须端垂于左腿。外出时腰拴一个用于装烟草、烟具和钱币的腰包;裤装。均穿三幅裁的大裆长裤。裤上端加横腰布,裤脚缝折褊;脚装。小腿上打青布绑腿。老年人穿两开白布缝制的布统袜古时“科头酰足”(《嘉靖图经》),后多穿革履。二、女装。女装分为盛装和便装二种。盛装,瑶族称盛装为“相育”(意为绕家人的衣服)。瑶族妇女从头到脚打扮,统称为盛装。头式:瑶族妇女均蓄碗顶长发(用碗反扣于头,将周边头发剃光),不着辫,在后脑勺处挽高髻,髻上插牛眼杯大的带柄银瓢,银瓢边缘挂尺余长的双环银链,髻顶插若干支银花,银花边缘缀以若干短柄半球形小银泡。头上包挽折叠平整的头帕,头帕两端留线须,须端横镶两道白色或红色布褊。头顶上外搭两端留有寸许线须的青底白花头巾。耳垂挂银柱(少女挂枫叶形耳柱;已婚妇女带耳形内空的耳柱)。颈上戴大小不等的数只银项圈。花衣:瑶族妇女穿右衽和尚领无扣的绣花衣,全套6件,长不过膝,短仅及腰,从里到外,一件比一件短,恰好露出衣脚一道花纹。衣袖长短亦然。全套分为2层,里3件为一层,外3件为一层。穿单层时,已婚者穿里3件,未婚者穿外3件;穿全套时,还外加1件染好后“涂以猪血价甚昂”(《清·都匀志》)、并用鸡蛋清浆过的花衣。前襟用四色布和一条彩色锦镶四条边装饰,肩部有一条织锦花边,着装时用三组花带在右侧打结。裤装:裤和裙套穿,内为直统大档长裤,外套青色、蓝色两节百褶中裙,裙前系一张下端镶有四、五寸宽花边的围腰片,腰左另配一张绣花帕。脚装:小腿包绑缀有几十颗海蛤(白海贝)的裹腿,裹腿长1.5尺,宽1.2尺,左右各于外侧竖缀有彩色线织成的花带,所缀海蛤垂至脚颈。脚穿绣花船形高翘鼻鞋,鞋的前半部分为青布底,鞋面均绣各色花纹;后部分浅蓝布底,均用白布剪成螺旋形花瓣粘贴,再用彩色线顺花瓣边沿缀钉。颈饰、手饰:妇女戴银项圈,手腕戴数只不等的银手饰。便装。自清代后期,渐仿汉习,除节日、隆重场合着盛装外,均改穿便装,绕语称为“相然”(意为“土家衣”)。便衣是右衽齐膝矮领中衫。顺脱肩沿上和袖口钉2道蓝布细褊。腰拴短围腰。围腰于胸前部有梯形绣花围腰牌,围腰带绣有花,且两端留有线须。围腰上端用银链连接,挂于颈上。便装去头饰、手饰,不穿长裙,去裹腿、翘鼻鞋;仍挽头帕、搭头巾,着大裆长裤,穿轻便的布鞋、胶鞋或皮鞋,亦穿细鼻边耳米芯草鞋。3、童装。男女孩均戴帽。春秋季戴帽顶绣花的狗皮帽,夏天戴开顶的、额顶处缀以色布菊花瓣的圈圈帽,冬天戴帽顶绣花、有缨须的尾巴帽。男孩于太阳穴处束“一块瓦”,女孩于脑盖两耳上方各束一勺发,形似狗耷耳。男女孩均穿不绣花的长衫服,不著裙,均穿叉裆裤。

瑶族制作服饰工艺中,最具特色的是“枫脂染”,即将枫树油脂(瑶语为“歌舅”)、牛油或羊油共熬,用油钵盛装,再用蘸油刀蘸枫脂油在衣料上绘出图案,谓之“点花”,再将之置于蓝靛染料中浸染,捞出晾干后,将枫脂油去掉,即现出底色图案。至今,枫脂染作为****均不外传,只在瑶族中传授。瑶族盛装全套6件,要求衣脚、袖口要依次比前一件短,因而根据着装者身材,按内长外短一次裁剪。同时,瑶家刺绣是一项高度密集型劳动堆积活动,一快一尺见方的背牌图案,往往耗费一个姑娘半年到一年的农闲时间;姑娘从七、八岁起开始学刺绣嫁妆,种棉、织布、养蚕、挑花,待把精美的裙子绣制满意时,已到待聘出阁的妙龄青春期了。瑶族女盛装,全套6件,耗时多达几年甚至花费一生的农闲才做完一套。

世居麻江的瑶族,一直居无定所,四处迁徙,同时与其他民族交往甚少,较为封闭,因此完整保留了民族的许多传统文化特征。瑶族服饰尤其是女盛装,不仅做工精细、构图优美,而且整体结构严谨,穿戴打扮别具一格,在有语言无文字的情况下,历史的变迁除口传身授外,服饰也是传承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瑶族服饰体现了瑶族古代的图腾崇拜,承载了瑶族许多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寓合了瑶族人民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麻江瑶族人民的艺术审美观,高超的工艺水平和创作天赋,记录着瑶族民族服饰的形成、发展历史,折射出瑶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历史上,麻江瑶族不与外族通婚,与其他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甚少,服饰变化不大,传统款式及制作方法保留完整。但自清代后期,为劳动和缝制简便,男子大多着汉装,女子在平常也改着便装。解放后,各民族交往频繁,逐渐与外族通婚,年轻人逐渐接受外来纺织品及各种流行服饰。到20世纪90年代,瑶族人除在婚嫁、节日盛会时着盛装,平常已很少穿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各类流行文化也强烈冲击瑶族的传统文化,许多人外出读书、入伍、参加工作,大批年轻人外出务工,穿着瑶族服饰者大多为老年人,及时抢救、挖掘、保存瑶族服饰这一独特的文化载体,已迫在眉睫。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麻江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服饰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