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屯堡地戏

马路屯堡地戏

马路屯堡地戏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路屯堡地戏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屯堡地戏,又叫屯堡傩戏、跳神,是屯堡人文化娱乐的主要内容。现主要流传于贵州长顺县马路乡。长顺县位于贵州省中部,马路乡位于县城北部,距县城38公里。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巩固对云贵边疆的统治,分别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8年)两次派遣共30万大军“调北征南”。后来,又从江南各省征调大批移民附籍,史称“调北填南”。为加强对贵州的统治,中央政府派遣顾成为大将军统兵5万屯驻贵州,组织军士开垦土地、屯田种粮,大批南征将士和填南移民在贵州以安顺为中心兼及周边50公里的地区居住,长顺县北部的马路乡等地也在此范围内。屯堡地戏,就是当时军队中用来振奋军威、恐吓敌人、保证出师胜利的军中娱乐活动,称之为军傩,现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文革期间,为废除封建迷信,强行废除地戏这种娱乐活动,把脸谱烧毁,胆大者却偷偷把一部分脸谱拿到后山上的山洞里藏起来。因为脸谱是跳戏的灵魂,没有脸谱就无法跳戏。洞里还放上谷壳,用木箱把脸谱装好藏在洞里,以防时间久而腐烂,直至文革过去,才又恢复跳地戏。首先恢复的是燕旗堡、青山、王龙三个寨子,之后,又都陆续恢复,一直沿袭至今。

长顺县马路乡屯堡地戏表演内容以“家将书”(岳家将、杨家将、薛家将、狄家将等)为主,唱词有固定的祖传脚本,唱胜不唱败,注重表现忠义、向上的精神,充满阳刚之气。地戏表演者皆为男性,头戴面具,面罩黑纱,帽插雉尾,身穿长衫,腰系战裙,背插靠旗,手持刀枪,边歌边舞,古朴粗犷,令人赏心悦目。表演的剧目主要有《封神演义》、《楚汉相争》、《三国》、《薛刚反唐》、《精忠传》、《五虎平西》、《四马投唐》、《岳雷扫北》等,主要为表现保家卫国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演员的弋阳高腔,在锣鼓伴奏下,抑、扬、开、合、杀、挡、滚、翻,再现古战场的幕幕情景。每年春种秋收之际,或逢年过节之时,屯子里的地戏班子都要演上几天几夜。几乎每个屯堡村寨都有一堂地戏,较大的屯堡村寨有两堂甚至三堂地戏,每一堂戏都是连堂戏,演出一个故事可以长达十天半月。

屯堡人称地戏的面具为“脸子”。脸子是地戏的灵魂,没有“脸子”就不能表演地戏,地戏的“脸子”都是用坚韧的丁香木或白杨木雕刻而成。各村寨都有地戏班子,“脸子”又是不可或缺的道具,每堂地戏多则一二百面,少则三四十面,需求量很大,所以就有了专事“脸子”雕刻的能工巧匠。地戏“脸子”的种类主要有五种,屯堡人称为“五色相”,即文将、武将、老将、少将、女将,此外还有道人、小军、土地、麻和尚等杂色“脸子”,“五色相”的脸子面部还连着一副带耳翅的头鬟,凡是善良人的扮相都庄严威武,凡是凶恶人的扮相都狰狞恐怖。“脸子”的雕刻很讲究技法,有一整套规矩,比如说刻眉毛就要“女将一根线,少将一只箭,武将如烈焰”。面部的花样繁多,不仅五官个个不同,还可以随意雕刻上蝴蝶、花草、藤蔓等乡村常见物。地戏面具,雕工细腻,色彩丰富,是精美的民间工艺品和旅游产品。

屯堡人以“傩”的形式,请神灵来驱灾避邪,祈求五谷丰登和保佑老少平安。脸子是神的象征,神圣的“脸子”平时交由村寨里德高望重的地戏头负责收藏,到演出时才能开箱启用,每次演出前都严格遵守祖传规矩行事:从“开光”(上漆)、“开箱”(表演前将脸子从箱内取出)到“封箱”(表演完毕将面具放入箱内)都要举行祭仪。届时,割破公鸡头,供上鸡血、刀头肉、香蜡纸钱,再由地戏班子演职人员拜神祈祷,演员穿戴完毕之后,还要到庙里举行“参庙”仪式,正式表演前还要举行“扫开场”、“设朝”、“下四将”等仪式,表演结束后举行“扫收场”仪式。

地戏演出,头部蒙上青纱长统,面具系在额头上遮住面目,为了不挡住视线略向上仰,身着数层长衫,下围缀满饰物的罗裙,身背“背包旗”(四面三角彩旗)意为令旗,演出中据剧情所需要的道具,都是取用日常生活用品代替,以茶杯代酒杯,用毛巾代替告示、昭书、免战牌,彩带可代表绊马绳、河流,交战砍杀使用的刀、枪、剑、锤等武器用木材制成,彩绘装饰。

地戏是屯堡人群体的文化传统,在该民族群体中起着确认文化身份的作用,已成为屯堡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现主要传承人有:方仁怀、方仁良、绍强、陈绍林、陈泽文、粟世昌、叶正荣、叶锦洪等。

地戏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传唱被禁,传承人受迫害、面具被毁,直到1980年后,地戏的传承得到恢复,但很快又受到现代文化的激烈冲击,人们思维观念的更新等因素制约和改变了这一戏剧活化石的传播。现在年青一代价值取向转变,追求的是时尚娱乐,欣赏、传承古老戏曲的热情正在丧失。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长顺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马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