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饰文化
苗族服饰经过上千年的创造和发展,款式丰富而多彩,达170多种,技艺巧夺天工,被公认为“穿在身上的史书”。雷山苗族服饰艳丽迷人,光彩夺目,是独特的服饰工艺文化。雷山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6%,是苗族聚集较大县之一。苗岭主峰雷公山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全境,是长江水系清水江和珠江水系都柳江的分水岭,海拔2178.8米,境内山峦重叠,谷深壑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60%。苗族服饰伴随着苗族社会历史而发展、变迁,尽管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典籍对服饰的发展变化脉络进行清晰的记录,但从零星的汉文文献中,从现存的服饰形制中,仍可以看到苗族服饰的历史渊源。《后汉书·南蛮传》记载,苗族先民“积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宋郭虚若《图画见闻志》记载,唐代“东谢”苗族“卉服鸟章”;朱辅《溪蛮丛笑》中说苗族“通以斑细布为之裳”。“高冠”、“五色服”、“卉服鸟章”、“斑布”既表明古代苗族服饰的风格,也说明苗族先民掌握了制作这些服饰风格的技艺。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苗族服饰较好地沿袭了其历史传统风格。现在的雷山苗族服饰,无论是服饰的形制,纹饰的造型,颜色的喜好以及织绣、染色的技术都与历史一脉相承。雷山四个不同类型的服饰都有用银饰装饰而成的“高冠”,特别是西江型、大塘型银冠,特色突出,用各种刺绣、织锦装饰成的“百鸟衣”(也蒙型),鸟纹、蚕龙、蝴蝶妈妈衣袖装饰的“乌贝”衣(西江型)有古代“五色服”、“卉服鸟章”的遗风,蜡染、植物染的花布就是“斑布”传统的延续。
雷山县苗族服饰按结构和风格来划分主要有长裙、中裙、短裙、超短裙四种,即西江型、也蒙型、公统型、大塘型四种。
西江型盛装:系长裙服饰,上装分内层和外层,内层用手织棉布,靛染成浅蓝色;外层也是棉布,经植物染色成紫黑色,款式为交襟大领衣,领向后倾(当地苗语称“乌贝”)。衣袖、衣襟、衣领为刺绣装饰部位,图案多为双头龙、蝴蝶妈妈、宗庙及各种花、鸟、鱼、虫等。下装为百褶裙,用紫黑色棉布制成,长至于踝后跟。裙外罩有15至25根绣花飘带,飘带分三节式或五节式,每节用平绣绣有各种动、植物图案,并镶金片、银片。穿绣花的船型鞋和圆口型布鞋。着盛装时还穿戴银饰。其中头饰有银角、银鸟、银马帕、银梳和耳环;颈饰有麻花项圈、平纹项圈;胸饰有压领、银链。上衣后背缀饰有动植物图案的银片、银坠。为国内苗族服装中银饰最多的类型之一。西江型在周边的凯里市、台江县、剑河县、丹寨县均有分布。也蒙型盛装:上装内穿绣花胸兜,外为紧袖对襟圆领衣,衣料为青色斗纹亮布,袖口周围用白布镶饰。下装为及小腿的多褶长裙,紫黑色。衣服上绣有各种装饰花纹,着装时头挽云髻,佩戴有各种银饰。该服饰型中的“百鸟衣”,以板丝为底,满身绣饰鸟纹,其源于远古,极有特色,主要是在节庆或重大仪式时穿着。也蒙型主要分布在雷山县达地乡,周边的丹寨县、三都县、榕江县部分村寨均有分布。
公统型盛装:盛装多以紫缎为料,半短袖对襟衣,衣背、衣肩钉银圆泡、银片装饰。腰束织锦腰带。着及膝盖的短裙,裙外系前后围腰,前围腰以马尾绣、彩色丝絮贴花绣装饰,图案为水车纹、牛角纹、太阳纹等,古朴典雅。套布脚筒或绑腿,脚穿刺绣花鞋。着装时佩戴有各种银饰。公统型主要分布在雷山县望丰乡,周边的凯里市和丹寨县也有。
大塘型盛装:俗称“超短裙”苗盛装,被民族学者称誉为锦鸡式服饰。上装为宽袖对襟敞领衣,衣料是用七彩花线精织而成彩锦,花纹精致,呈几何传统条纹,色彩自然、雅致、大方、协调。下装是青布百褶短裙,短者仅为5-6寸,两层叠加,裙的前沿系上一块长方形绣片,后腰垂吊的织锦彩带有10-20条之多,各彩带宽6-7公分,彩带花纹呈几何纹,色彩鲜艳,条理分明。头饰银鸟、银花、长角梳、大耳环,颈戴项圈,套筒状银手镯。一身色彩斑斓,确似锦鸡般美丽。大塘型主要分布在雷山县大塘乡和桃江乡,周边的丹寨县也有分布。
雷山苗族服饰制作,主要包括纺织、靛染、裁缝、刺绣、织锦、制作银饰、镶缀饰物等工艺。
纺织:苗族人民用自己种植的棉花或从市面上买来棉花,用纺车纺成棉纱后,再用织布机织成一尺来宽的布匹,作为服饰的布料。
靛染:种植蓝靛叶为原料,用木桶浸泡六至九天,然后加入适量石灰水,经过多次反复上下搅拌,待沉淀后的靛料成浆状即可。靛染时将蓝靛浆溶于染缸,并加上适量的烧酒,把自织的白布放入其中浸染十来次即成深蓝布料。若要蓝黑中带红,用红刺根煮出红水浸染一次。短裙型制作的亮布,在浸染好的基础上,涂上动物血,晒干,再涂上牛皮胶。虽当代各种花色布料服饰市场比比皆是,但作为一种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靛染至今仍在雷山苗寨传承。在人们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今天,苗族传统的植物纤维,植物染色制作衣服显得特别质朴。
裁缝:根据所要缝制衣服的款式和规格,对布匹进行裁剪,用手工缝织成普通成衣。现在大多已经使用缝纫机替代手工缝衣。
刺绣:雷山苗族民间刺绣,工艺精、种类多。种类有:绉绣、辫绣、锁绣、马尾绣、绞绣、破丝绣、缩宝绣、平绣、贴绣、数纱绣、补绣、叠绣等,其中以双针锁绣、绉绣、辫绣、马尾绣、丝絮贴绣等技法为当地特色,是形成雷山苗装风格的基本技法。
织锦:雷山苗族织锦分素、彩两种。其纹样主要是几何图形中有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色彩对比强烈,协调统一。尤其是雷山公统织锦,是传统织锦中最精细的织锦技艺。织锦主要用作背带、腰带、裙带等。
制作银饰:以银料为原料,经过熔炼、锤打、拉丝、錾花、焊接、洗涤等三十多道工序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银饰品。这项工作一般由男子完成。
镶缀饰物:用针线把绣花片、银饰品、锦带装订到已缝织好的成衣上去,就成了一件漂亮的苗族服装。
百褶裙的制作:将手工织棉布折叠成条,用水浸湿,拉紧后固定在半圆形的模型板上,待水干后即可。
苗族服饰,特别是盛装,多彩艳丽,在全国苗族服饰文化及工艺中具有独特性,具有浓烈的展示性。服饰的造型和服饰上的各种图案、纹饰,是族群记忆的载体,与苗族的历史传说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承载着其民族的历史记忆,是苗族优秀文化的遗存,传承着苗族先民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服饰的优秀文化遗产。同时,苗族服饰是在苗族历史演化中沿袭数千年的文化积淀,特别是它种类繁多的文饰图案,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含义,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表达。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是苗族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
过去,苗族女性自七、八岁始,在祖母、母亲、姑姐等年长者的引导、教授下,学习纺织、制靛、染色、刺绣、织锦、裁缝等,到十五、六岁,基本掌握了全套技艺。苗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经过一代代承袭发展而来,每一个村寨会涌现出不少突出的技艺能手,如雷山西江千户苗寨的宋闹少,她七岁就开始跟母亲学绣花,十七八岁就能飞针走线,尤擅长于绉绣,以八股花丝线不描不画,凭手感和意识绣成龙凤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形象栩栩如生,风格独具特色。能通过线条的曲直、长短、粗细、疏密等巧妙组合,使花色构成生动和谐,体现特有的情趣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进入21世纪的今天,由于全球化、现代化步伐加快,受外来文化的冲击,雷山苗族服饰与其他民族民间文化一样,面临保护与传承的巨大考验。现已呈现出三方面的变迁态势:一是传统服装礼服化。日常生活少穿或不穿过去一直以为自豪的作为支系标志的民族服饰,取而代之的是从市场上购回的大众化的成衣,青年人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传统服饰仅成为人们在节日、庆典、宗教、丧葬、婚礼等仪式上穿着的礼服。二是服饰材料的非本土化。具体表现为衣料、绣线、染料等大多为外地泊来品。本地自产布料、丝线等使用率大为降低,甚至逐渐消失。三是传统工艺技术衰落,优秀工艺濒临失传。传统的棉花种植、种桑养蚕、纺纱、缫丝、织布、染料种植与制靛、染布减少了。特别是对形成雷山苗装风格至关重要的“双针锁绣”、“织锦”、“丝絮贴绣”等技艺,具有精湛手艺的一代人渐渐老去,新的一代人对工艺完全陌生,已呈后继无人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