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芦笙乐舞
凯里苗族芦笙乐舞主要分布在凯里市的鸭塘镇、城关区,丹寨县的南皋乡、兴仁镇,麻江县的下司镇,宣威乡,凯里经济开发区的白武、翁义等村寨。凯里市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清水江上游,苗岭东北麓。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7.2%。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河流属长江流域源江小系,有知名中等河流清水江、重安江、巴拉河等。舟溪镇位于凯里市境南部。距凯里城区17公里。鸭兴公路东侧,里禾河、清水河汇合于村旁,昔日可行舟,得名舟溪,称享卯,意为卯场天。舟溪苗族自称为“嘎闹”,是苗族着“舟溪型”中裙服饰亚支系的中心聚居区,苗族舟溪文化圈的中心,较完整地保留着该支系的文化体系。舟溪立有“甘囊香笙堂碑”,甘囊香芦笙堂是黔东南最大的芦笙堂之一,每年参会人数约达五万人众。
芦笙是苗族人民古老的一种吹奏乐器,是苗族文化的一个象征和标志。苗族芦笙历史悠久,《世本》说:“女娲作簧”,《礼记·明堂位》说:“伏羲作瑟、女娲作簧”。而《山海经》把伏羲女娲称为南方苗民“……南方……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这与苗族的口碑资料相吻合,伏羲女娲是苗族传说中的“葫芦兄妹”,是苗族的祖先。从苗族的东部、中部、西部三大方言区都有芦笙的情况可证,苗族在四千年前三大方言区形成前就持有芦笙。由于战争与不断的迁徙,异地发展,关山阻隔,苗族各支系把芦笙发展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苗族最早定居舟溪于何时已不可考,据《凯里市志》记载,宋、元以后,苗族各支系陆续迁入境内,并呈多向性穿插迁徙。元泰定年间,有王姓家族从八寨迁入舟溪。舟溪的苗族支系一直把芦笙文化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舟溪屯上寨脚河沙坝有甘囊香芦笙堂,长500余米。每年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日在州举行芦笙盛会。据传,明正统末年,舟溪一带的芦笙会被官家诬为聚众造反,鼓笙被没收,聚众被禁止,青年男女无社交机会和场所,难以婚嫁。虎场坡(茶林寨)吴倪灵十分焦虑,四处活动,很得众乡亲拥护和支持,他派人到40里外的马田寨接来芦笙,并杀99头肥猪,煮99箩糯米饭招待与会众人,甘囊香芦笙堂从此兴起。咸丰年间,苗族人民响应张秀眉起义反抗清廷剥削,舟溪是起义军的一个重要基地,十八年后起义被镇压,芦笙同时被禁了一段时间。民国31年(1942年),吴倪灵的第十五世孙在芦笙堂边为其上袓竖碑铭志,立有“甘囊香笙堂碑”,其碑云:“窃维吹笙跳月,乃我苗族数千年来盛传之正当娱乐,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纷纷循序渐举,以资娱乐而贺新年。更为我苗族自由婚配佳期,其意义之大良有以也。我寨先人吴倪灵公建立一笙堂于此,名曰甘囊香笙堂。东抵余张二娃田,南抵余姓田及王姓塘,西抵屯上寨脚,北抵桥。每年自正月十六日起至二十日止,各寨均得自由参加,毫无限制,笙堂一切秩序,均由我寨维持,禁吹鼓笙。特此碑铭永照后世。”自吴倪灵公建堂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苗族芦笙的种类繁多,芦笙的乐舞与芦笙种类既有专属又有通用。适用和流传于舟溪文化圈的芦笙乐舞主要有“嘎略舞”、“嘎董舞”、“嘎兄舞”、“嘎勒舞”四种。而“嘎勒舞”则是该文化圈的主旋律。
“嘎略舞”即祭祖用的鼓笙。舟溪一带的嘎略舞、不能在甘囊香堂吹跳,并成为民间约定俗成。而在甘囊香芦笙堂以外的附近各村寨的芦笙场上,嘎略舞还是非常盛行的,谁也不能阻挡。
嘎董舞。苗语叫祝嘎董,即芦笙筒舞的意思。其芦笙为四支套。这种筒舞一般是在吃新节或苗年节期间进行。
嘎兄舞。苗语叫“祝嘎兄”。即按大笙排的各种队形、曲调和舞步而进行的一种舞蹈形式。
嘎勒舞:苗语叫“祝嘎勒”亦叫“祝嘎蹦”,即是一对芦笙或两把芦笙的意思。外人称为:“踩歌堂舞”,它是舟溪地区芦笙节的主旋律,是专为苗族青年男女“游方”恋爱寻找情侣所设。通常由二男青年持相同的单音芦笙或两把一大一小的气音芦笙吹奏领舞,而后由一群年轻的姑娘或中年妇女,或年迈老太太,手拉着手,围成圆圈,随着芦笙的曲调,跳着统一的舞步移动。在甘囊香芦笙堂上,形式上先由各寨的姑娘围成一个小圆圈,再由各小圆圈联成整体的芦笙堂。先由本寨两位男青年吹奏芦笙曲调在前,带领本寨姑娘跳舞,跳到一定时候,舞场逐渐稳定,才允许其他寨男青年入场,互相轮换吹奏芦笙曲调领舞。其舞步速度稍快、富有跳跃性,以膝曲颤动和腰胯摆动来带动全身,肩手同时摇动,头部始终保持平直。其舞曲最为丰富、最为出名的是“讨花带舞”,即是男青年吹芦笙向女青年乞讨花带的一种音舞。这种舞蹈,既无固定的形式,也无固定的舞步,只见姑娘走到哪里,青年就吹奏芦笙跟踪到哪里。大有“不给礼物不罢休”的架势。
踩歌堂舞:踩歌堂舞,苗语叫祝嗄勒。即在芦笙场上踩跳的一种慢步舞蹈。每逢过年过节或逢卯斗牛期间,一对男女青年吹奏芦笙在前领舞,姑娘们排成长圆的队形,各自弯着双手靠胸前,随着芦笙曲调和舞步而左右摇摆,使手上的镯铃互相碰撞,发出节奏整齐的音响,跳起形式多样的舞步,踩出各种花纹图案,形成一个整体的大圆圈舞。
舟溪芦笙乐舞的主要器乐是芦笙和芒筒。芦笙为六管六音,六管五音芒筒为一管一音。有高音芦笙、次高音芦笙、中音芦笙、次中音芦笙、低音芦笙、倍低音芦笙。最多的嘎兄芦笙有五把至十八把芦笙。其中一根芦笙管最长约一丈五尺到两丈左右。
嘎勒舞的代表芦笙舞曲有:《踩堂舞曲》、《走花边舞曲》、《绕8字形舞曲》、《踩虾舞曲》、《锦鸡舞曲》等。
舟溪镇新光作为凯里苗族芦笙乐舞的传承谱系代表,其多为家族传承:熬——生敖——理生——略理——仿略——刚仿——略刚——计略——当计——雄当——补雄——王补——商王——雄商——王雄——略王——皎略——王皎(潘胜朝)——铁王;熬——生敖——理生——略理——仿略——刚仿——略刚——计略——当计——雄当——补雄——沙补——降沙——皎降——旎皎——金旎——成金——生成(潘田源)。
苗族芦笙历史悠久,历经近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基本特征。从该地区有关芦笙的传说和“甘囊香芦笙堂”碑记等,可看到芦笙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也因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的需要而不断演变,它对民族民间的习俗具有依存性特征;在舟溪地区特定的历史环境里,逐渐发展成为以甘囊香芦笙堂为文化核心,以专跳青年男女示爱的芦笙舞曲,为自由恋爱提供平台,张扬自由恋爱主题的芦笙文化地域特色;舟溪苗族芦笙乐舞及其舟溪甘囊香芦笙会是我国最盛大的芦笙节之一,在国内外都具有较大较深远的影响。其不仅是一种集歌舞、乐为一体的艺术形式,而且是具有多种功能的文化复合体,它记叙历史,以乐传文,这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相当古老的一种乐舞形式,是苗族人民处于无文字社会,为记叙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创造。而舟溪苗族芦笙乐舞所包含的文化信息量,将更加丰富和完善对整个苗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是研读苗族历史的的珍贵遗产,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为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大量的外来文化侵入,苗族子弟从小就入学,出学校后又大量外出打工,学吹芦笙的继承人少了,老艺人又不断地去世,造成后继乏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