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银饰是雷山苗族盛装不可缺乏的装饰物。雷山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因苗岭主峰雷公山而得名。苗族风情浓郁,人文景观神奇,自然风光秀美。全县人口15.5万,苗族人口占83.6%。银饰工匠主要集中在西江镇的控拜、麻料、乌高。
雷山苗族有自己的银匠艺人。清朝末年,这些艺人大都为流动银匠,农忙务农,农闲时外出加工银饰。民国初年,银饰艺人流动于贵州东南部广大地区和广西北部,为布依、侗族、水族等民族加工银饰。苗族传统文化绚丽多彩,妇女一生中要用大量时间制作自己和子女的盛装,缀满璀璨夺目的银饰令人叹为观止。苗族服饰大量使用银饰制品,成为银饰制作工艺发展的重要因素。雷山县西江镇的控拜、麻料、乌高银匠村有400多年的银饰制作工艺历史,生产的银饰远销泰国、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苗族银饰全系手工制作,有30多道工序,形成铸炼、锤打、焊接、编结、洗涤等一整套工艺流程。
铸炼。将银料放在“银窝”(坩埚)内,把坩埚放在炉子上,用木炭全部盖好,用风箱鼓风增高温度。银料全部溶化成液体后,把它倒在卡条状的糠槽内。约半个小时后,银料凝固,再取出趁热锤打。这个过程是先将热银锤打成四方形长条,若需制银片,则把它摊宽,若需制银丝便锤成细圆条,再用丝眼板拉丝。
苗族银饰多由方条、圆条、张片和细丝组成。方条、圆条做工粗,工艺较为简单,多为锤打而成。张片制作较为精细,工艺要求也高,耗时较多。先将银条锤成大张薄片,然后按需要剪成小块,放在模子内压成花纹轮廓,再贴在松脂板上錾刻成细致的花纹。银丝制作更为复杂,分粗细两种。苗族艺人掌握了熟练的抽丝技艺,他们用一个特制的丝眼板,板上有粗、细、方、圆不同的眼孔,可以拉出4毫米直径的粗丝,也可以拉出电光般的细丝。这种拉丝工艺可与闻名中国的成都拉丝工艺媲美。将各种组件合成的过程就是编结,编结时辅以焊接等工艺,将不同的组件固定在一起。最后将整件饰品放入特制的溶液中洗涤,去除污渍,或将一件件放在溶液中洗涤亮耀眼的饰品。
银饰品种类繁多,主要有银角、银冠、银项圈、围腰链、手镯、银衣片等100多种。即使同一品种,纹饰各有千秋。
雷山苗族银饰全为艺人手工制成,工艺考究,技艺精湛,风格独特,美观大方。有粗犷、奔放型和精细美观型之分,其中银冠即为精细美观型中的代表性作品。苗族银饰不仅注重造型的多样变化,而且着意于装饰纹样的做工精美,其工艺技术可称全国一绝。用头发细一样的银丝可制作各种银制品,如银冠、银花、银帽、银锁等。形体最大是银角,犹如一对伸展的大水牛角,两翼伸展宽度近1米,高度达80厘米,角面饰有精细錾刻的双鸟、双龙图案,象征力量与财富。
苗族妇女佩戴的银饰,具有丰富的符号象征意义和苗族宗教信仰的文化内涵,如西江型的“玉勾”旋涡纹抽象图式,象征蝴蝶妈妈始祖与水涡纹的神话。苗族银饰还具有银片繁多的特点,一件苗衣使用的银片可多至百余片。在苗族人民心中,银饰是用来避邪秽、驱鬼蜮、保平安、存光明的吉祥物,象征吉祥如意。银饰同时也是富与美的代表。纹样种类非常丰富,是苗族银匠艺人聪明智慧的天才作品,是一份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苗族银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传承了苗族文化因子,承载着苗族的历史、民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文化内涵,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苗族文化的载体之一。
控拜、麻料、乌高是三大有名的银匠村,各成一体,技艺皆有不同。西江镇控拜村典型代表杨金你已经是第五代(1963生),其传承谱系为杨干约(第一代)→杨略干→杨动勇→杨贞东→杨金你(第五代);麻料村的传承代表是李平岩(第八代,1957生),其师承情况是:李荣里(第一代)→李黄荣→李耶黄→李五耶→李你保→李九你→李银九;乌高村传承谱系是顾新皆(第一代)→顾牛新→顾杀农→顾怀明→顾永培→顾益先(第六代,1963年生)。
20世纪50年代,银饰艺人发展很快。60年代至70年代,因被当作“四旧”破坏,传承发展受到很大影响。80年代以后,又得以较大发展。今天,银饰制作工艺面临失传的境地:一般都是子承父业,银饰制作技艺以家庭为单位,世代相袭,手艺很少外传,传承方式相当脆弱;年轻银匠缺乏对本民族工艺文化内涵的认识和了解,在外来文化的冲击过程中,从过去的纯银及精湛工序到现代以锌、铜浸银来替代,其工艺流程较传统变得简便粗糙,其样式、纹饰也是外文化或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移植,有丧失民族个性的危险;民间艺人老化,其精湛工艺后继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