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白糖

糯米白糖

糯米白糖

"糯米白糖,糯米白糖……"

到了年边,街头巷尾时常响起一声声清脆的糯米白糖的叫卖声。

年边打糯米白糖是嵊州民间辞岁旧俗中一项较为普遍而又忙碌的生活琐事。据民国《嵊县志》记载:"十二月廿三,俗以是夜祭灶,亦有以廿三夜祭者,丐妇数日送糖,送糖谓之祭灶糖。"相传,我市民间农历十二月廿三夜是灶师菩萨上天的日子,人们就采用糯米白糖祭灶师菩萨,希望能用糖堵住灶师菩萨的嘴,免得灶师菩萨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嘴多舌,惹是生非,并祈祷来年平安幸福。为之,年边打糯米白糖形成了民间切年糖的风俗。石璜镇下相村家家户户会打糯米糖,在市内小有名气。

糯米白糖的制作方法较为古老,起源于何时已无从查考。据《齐民要术》转引崔浩《食经》中,饴的制作方法更为简单,只需将黍米炊成饭与麦芽搅匀,放在容器过一夜得汁水,煎浓就成饴。下相村村民打的糯米白糖就在这种古老的制糖工艺基础上发展而来。他们先将糯米浸透,蒸成饭,摊凉拌入麦芽,放在容器发酵一昼夜左右,然后将发酵成糖汁的糯米饭,倒入铁镬里用文火煎至稠糊状,倒进面盆里冷却凝固,趁余热将逐渐凝固的糖汁拿起,似拉拉面那般在木杈上反反复复地拉着,拉的时间越长糖越白,然后用手捏成糖条,用剪刀剪成一颗颗的糯米白糖。因糯米白糖见风就烊,须立即拌入炒米海,装进瓷器彩瓶内或饼干箱内,随时都可食用。

剡城西边的农村里,凡过春节,几乎每户农家都要打上一作糯米白糖,留一部分自己吃,赠送一部分给亲戚朋友吃,让他们同享欢乐,甜甜蜜蜜过春节,辞旧迎新发家富。在长乐镇一带亦有切米海糖和粟米糖的习俗,其实,打糯米白糖和切米海糖和粟米糖都是为了欢度春节,俗称切年糖,这种风俗至今仍十分盛行。

改革开放后,有经济头脑的下相人,一改只有在年关打糯米糖的习俗,把传统的糯米白糖做得红红火火,还把糯米白糖销到了县城和各大集镇,搞活了一方经济。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嵊州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糯米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