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槌锣鼓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软槌锣鼓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软槌锣鼓是流行于万荣县孤山南麓高家庄一带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因其鼓槌用麻绳纽结而成,质地柔软又有韧性,故名。软槌锣鼓起源于何时,无文字记录,但是从当地的民间传说及演奏曲目、曲牌来推断,应与古代战事有着很深的联系。早期高家庄的软槌锣鼓主要用于祭祀,表现欢乐、喜庆,民间多用于丧葬,来寄托哀思,新中国成立后,演变为传统的民间社火。

  软槌锣鼓表演别具一格:配置的八面大鼓,直径大于其它鼓种,需用鼓架支撑;八面大钹,每个重约13斤;16面锣,每面重15斤,每面备有“锣项”,即“支架”;鼓槌系用粗麻绳制作,两头扭成疙瘩,用时头天晚上用冷水浸湿,并用文火烘干。表演方式分为“行路鼓李”和“阵地战”。前者边走边打,主要用于街头行进表演;后者要求32名队员摆成方形阵势,中间为鼓手、钹手,两边敲锣的一字摆开,鼓手为领头羊,边舞边打。鼓槌或在脖颈旋转,或在胯下疾速飞过,辗转腾挪,变化多端。曲牌多与战争有关,主要有[新鏖战]、[金鼓]、[风搅雪]、[杀鼓]、[双关战]、[新鼓]、[炸鼓]、[行路鼓]等,其中[新鏖战]最为精彩激烈,是软槌锣鼓的代表作。结尾处,鼓手们以密而有力的鼓点及参差有序的举槌造型,展示出雄壮之师、威武之师、胜利之师的宏大场面。

  软槌锣鼓历史悠久,表演风格独特,与大多起源于迎神赛社的民间锣鼓不同,它流传下来的曲牌、曲目都与战争相关,这对于研究锣鼓艺术的起源、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信息来源:山西省政府办公厅

  信息来源:山西省政府办公厅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万荣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锣鼓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