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蒲口同乐高跷

上蒲口同乐高跷

上蒲口同乐高跷

上蒲口同乐高跷起源于清嘉庆21年(1816年),经海下(现津南区咸水沽镇)海乐高跷传教上蒲口村。同乐高跷兼文跷、武跷之精华,渔、樵、耕、读广泛参与。文跷主要以唱曲及简单动作为主,教授曲目20余首(目前采集到的词曲16首,少部分已失传)。武跷则表演“扑蝴蝶”、“大劈叉”、“登天梯”、“拉骆驼”等各种高难度动作。

上蒲口村位于北运河西岸,当年,北运河是贯通京津及南方水路的主要通道,漕运盛行,过往船只行人甚多。清道光14年(1843年),道光皇帝乘船到南方私访,路过此地,听到岸上阵阵锣鼓声,下船上岸,见高跷会在表演,便饶有兴趣地观看了高跷会的演出。会员们见皇帝看表演,更是加力万分。皇帝看后十分高兴,当场传下御言“与民同乐”,故名“同乐”高跷会。

同乐高跷会成立后,因其动作极具观赏性,词曲上口,故表演时吸引了周边的村民慕名前来观看,并多次应邀赴会表演。“同乐”二字因由道光皇帝御言钦赐,有取之于民惠之于民的含义,同欢同乐,影响力逐渐扩大,先后有多位花会会头来此拜师学艺。王秦庄起名为同议高跷,前丁庄起名为聚乐高跷,将“同乐”精神进一步发扬传承。

上蒲口同乐高跷会主要的器具有:门旗、手旗、香袋、引锣、两锣、两鼓、腿子、演员服装、戏装、头彩等。同乐高跷原有曲谱20余套,现保留词谱16套,唱曲录音6套《一进宝宅亮堂堂》、《出水蛤蚌晒沙滩》、《八仙曲》、《十针扎》、《渔樵问答》。文跷腿长1.8米。

上蒲口同乐高跷已传承六代:第一代传人刘俊之父(1798年—1878年)名字无从考证,更名同乐高跷,表演内容为渔、樵、耕、读;第二代传人刘俊(1816年—1891年);第三代传人刘庆云(1850年—1925年);第四代传人闫树泉(1910年—1991年)、朱士茹(1912年—1984年);第五代传人闫树荣(1927年至今)、高清海(1928年至今);第六代传人朱永福(1935年至今)、王会仁(1942年至今)。

在历代传承人的努力下,上蒲口同乐高跷会至今已经在北辰家喻户晓。同乐高跷会在区、镇、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下,目前能够正常开展活动,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保护措施:建立本会档案和会员档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按期、按时举办培训班,培养新会员;传承人认真挖掘和整理传统套路演技;保障演出和培训经费;高跷会现由第六代传人朱永福负责传授和管理。2009年10月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

信息来源:天津市北辰文化信息网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北辰区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高跷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