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峪中幡
水峪中幡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峪中幡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峪村为南窖乡下属的行政村之一,水峪中幡始于明初,由历代民间艺人传习至今。水峪中幡是地区庙会、祭天祈雨、祭窑神等重要活动中的重要娱乐项目。是十三道民间花会的头挡大会,也是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表演项目。水峪中幡始于冯、邢二姓,耍幡艺人有:邢和、邢天印等,后传给杨林、杨天香等,以后代代下传,文革 期间曾中断,十年后,中幡会在杨守奇带领下传给杨剑秋、杨万志、王庆祥等至今。
水峪中幡共有队员21人,女子9人,幡高8米左右,重50斤或30斤,幡顶有伞盖、小旗,幡杆上下悬挂纱或布制的长幅,幡顶挂一些小铃铛作为装饰。表演起来美观大方。中幡整套动作约有60多种,表演时舞动8或10面幡,再配10面直径1.2米的大鼓。鼓声是表演的前奏和指挥,鼓声响起,男队员游走开场,随后女队员登台亮相,表演者或顶幡上额,或伸臂托塔,惊险动作连连不断,但始终幡不离身,杆不落地。
水峪中幡以西北山区为背景,较好地继承了传统中幡表演的形式,是农闲时节、节日庆典时的重要娱乐形式,已成为当地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女子中幡打破了男性演员的单一性,创造性地发挥了女子项目的潜能,表演更具观赏性和惊险性,已发展成为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创新。
水峪中幡变化多端极具艺术感染力的动作和套路,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其真实的反映出当地民俗、民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对研究山区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