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坡社火

肖家坡社火

肖家坡社火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肖家坡社火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肖家坡社火始于大清同治六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是芯子、平头桌、狮子龙灯、地游、旱船、柳木腿等民俗娱乐项目的统称,大家经常说的“社火”实际上是指芯子表演。

芯子渊源于隋唐古长安曲江元宵大汇演,当时即以出现背芯子的雏形。一千多年来,“背芯子”作为汉族民间社火的主要内容代代流传,不断改进,日臻完善,清同治六年到清光绪十六年,即1867年到1890年之间在肖家坡村极为兴盛。明清时期,人们欲望中的凌空表演的木制芯子,继而形成,为其坚实和精制。在该村画家肖之灵的倡导下,群贤运筹,出资投力,将原模拟的五十根木芯去粗取精,筛选确定为三十根,由肖致仁掌炉锤炼,打制成规模性的铁芯子,后又根据表演的内容不断增加不断更新,从而延续至今。

根据道具的不同,肖家坡村的芯子分为大刀芯子、棍芯子、花树芯子、三角芯子、门楼芯子、酒壶芯子、鞭芯子、枪杆芯子等,此外还有极富特色的“吊芯子”,演绎内容则以经典戏剧和传奇故事为主。

20世纪60年代,各类政治运动频繁,导致村里民心涣散。为合民心,1968年二月初五,肖家坡社火在村北下场子大耍,吸引群众十万余人。本次大耍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肖家坡的社火因此也称“社合”。

五社芯子汇聚行进中,但凡走在哪家地头上,哪个分社的芯子就会主动停下靠边,敲锣打鼓让其他分社的芯子先行,本社芯子则留在最后才走。每当芯子绕街展示,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总是村中德高望重的几位老者。此外,五个社火分局还有各自的桌合。桌合上放有文房四宝、书画楹联、樽、镜子、古董宝物等,并由村里的能人、献宝者和受尊敬的老先生来“守桌合”。

肖家坡的社火一般为十年一大耍,五年一小耍,大耍必大规模且整体合一,大耍必耍三天,第一天为踩场子(预演),第二天为大耍(正式表演),第三天封神(平头桌)。

肖家坡社火的特点是:凡耍必大,大则贵合,五社共聚,且商且让,设立总局,拍案统筹,有条不紊。策划到位,有章可循。老者方阵,作为先导;儿童仪仗,富有生机;巾帼旗林,飒爽英姿;白衣天使,步履矫健;民兵执勤,护卫疏流,纵有纵列,横有横阵。弘扬传统,时推新意,突出政治,崇尚文明。不拘一格,剧目多样,重视细节。相得益彰,精彩拐子,媲美竟艳。景致无限,使人留恋。

肖家坡村社火艺术性起点高,随之博取的知名度也高,不仅传承了汉族传统艺术,也起到了振奋精神,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推动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传承发展的必要性和重点保护的价值。

2014年岁末,肖家坡村的民俗社火被列为西安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月,肖家坡社火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蓝田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社火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