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薅草锣鼓

宣恩薅草锣鼓

宣恩薅草锣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宣恩薅草锣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薅草锣鼓,又称山锣鼓、打闹歌、打锣鼓、挖土锣鼓等,是流行于武陵山区的劳动生产歌,是土家族、汉族薅草时节以锣鼓伴奏形式演唱的一种长歌,是劳动生产与音乐相结合的民间艺术形式。

2008年6月,宣恩薅草锣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同治二年版《宣恩县志》载:“耕种田土,每换工交作。夏时耘耨,邀多人并力耘之。选善唱田歌者,鸣锣击鼓,一唱一和,谓之‘打锣鼓’。”

农忙时节,为达到催工催场的目的,人们击鼓以作气力,鸣锣以节劳逸,酣歌以抒胸臆。“请好一个歌师傅,胜过十个劳动力”。扯起嗓子叫歌,甩开膀子击鼓,气氛热烈。歌师傅一般都是当地有威望的中老年人,他们生产是行家,唱歌是里手。提着“家业行头”,站在劳动队伍前面,随薅草进度且唱且退,以鼓点发号施令,以歌唱奖先揶后,活跃劳动气氛,愉悦劳动性情,激发劳作热情,提高劳动效率。

薅草锣鼓伴奏乐器少则一锣一鼓,多则增加马锣、头钹、二钹。其程式为请神、扬歌、送神三大部分,其间又分诸多小段落。大致为清晨上工唱“引腔”,上午二歇抽烟喝茶时唱“茶歌”,下午头歇唱“扬歌”,临近收工前鼓劲,唱一曲提神歌。

薅草锣鼓唱腔丰富,曲牌多变。唱腔分高腔和平腔两种:平腔为定调;高腔为“浮调”,且无锣鼓间奏。演唱曲牌为联曲体,根据劳动的不同时间和具体情形,转换不同的唱腔曲牌。

薅草锣鼓的演唱形式有韵白、穿号子、上交下接唱、问答盘歌、一唱众和等。演唱时多以“穿号子”的形式出现,歌儿与号儿相互穿插,曲调高亢,词格独特,妙趣横生。

唱词有固定唱词和即兴演唱两种,请神、送神程式中演唱固定唱词,多以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为主,扬歌则即兴演唱,内容按实际需要临时新编,叫“见子打子”。歌词结构一般较为固定,有五五七句式、五五七五句式等。词体句法多样,常见七言四句和五句,其唱词结构有“板”有“眼”,四句一板,有平有仄。

薅草锣鼓的“锣鼓”,形式上由四人组成,掌鼓者称为“上手”,持锣和持钹的称为“下手”。鼓是锣鼓班子的指挥,有“神不乱请,鼓不乱敲”一说。因乐器配备不同,又分文锣鼓、武锣鼓、夹锣鼓。锣鼓曲牌多达三十余支,其中高腔曲牌有半声号子、对声号子、二接头号子、扬歌等。平腔曲牌有端公调、四平调、请神调、扬歌调等,具有浓郁地方色彩。

信息来源: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宣恩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锣鼓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