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戏

  秧歌在当地本是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它是以秧歌的基本表现形式、伴奏形式和化装来演唱的一个小剧种,在同官县境内普遍流行。演唱秧歌戏有代表性的村社有黄堡的吕家崖、黑池原;陈炉的立地坡、永兴;城关的东原、楼子村以及耀县的孙原、董家河(原属铜川,六五年划归耀县)等。

  秧歌戏一般是在场子演出,所以,也叫做场子戏,但有时也在台上演出。出场人物二至三人,以二人者居多。两人演出,多为一丑一旦,或一生一旦。若三人演出,则多为一丑、一旦、一生。旦角在秧歌戏中称“包头”,化装简陋,除裙子外,其他多是农家时装。秧歌戏的道具是男、女均手持一把扇子,表演则始终随着演唱及伴奏的节奏,上段一手摇扇,一手提裙,下段以秧歌步贯穿始终;以唱为主,表演为其辅助。

  秧歌剧的唱腔和伴奏乐器均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当地流行的各类民间小调为其唱腔,这种唱腔的伴奏是由马锣、小鼓和镲组成的锣鼓乐队来承担,唱时不敲,敲时只舞不唱。民间常说的:“敲起来,跳起来,不敲不跳唱起来”,这句话通俗而精炼的概括了秧歌戏中唱、表演及伴奏的关系和它的基本演唱形式。另一种是以当地流行的曲子调为其唱腔,伴奏主要是由板胡、三弦、四页瓦和摔摔(即碰铃)所组成的细乐乐队承担,与曲子的演唱和伴奏相同。有些没有细乐伴奏条件的,也用前面所说的锣鼓乐来伴奏,形式也同于锣鼓乐的伴奏形式。

  由于秧歌戏流行普遍,且多在年节或庙会时演出,所以,演出活动往往带有自发的比赛和交流性质。耀县孙原和董家河(原属铜川)两个秧歌戏班,解放前便结为演出亲家,双方演出队每年你来我往同台或同场演出。正月十五孙原戏社来董家河拜访,二月二,董家河戏社又去孙原拜访,相互比赛和交流。这样,两村的群众便自然成为他们演出水平高低、进步大小的评议员了。传说孙原的秧歌戏起于光绪年间的戏子“二李”(即李彭章和李云章兄弟二人)。在董家河一带群众把当时有名的艺人编成顺口溜:“全禄(张全禄),的生,厚生(董宽荣)的旦,靠生的(董忠贤)拧姿(地方音读“拧次”,指舞姿)真好看。兴有(董兴有)的青衣,德玉(董德玉)的丑,少荣(董少荣)的八角身子很拿手。”

  秧歌戏源远流长,在古同官民间世代流传,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小型戏剧形式而繁衍成俗,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一些代表性艺人。除前所列举董家河的名艺人外,曾享有盛名的还有陈炉永兴的田树德、许群成,育寨的侯多才,上街的李世明;黄堡黑池原的吴忠玉、张智文;楼子村的何呆迷;金锁玉华的屈庚平、胡登贤;耀县孙原的张宽文、李俊龙、张汉云等。代表性的演出剧目有:《兰桥会》《张连卖布》、《金川卖妻》、《回河南》、《亲家母打架》、《二姑娘害病》、《董家庙》、《冯爷娶小》、《教贤良》、《看女》《卖花线》等。

  同官的民间小剧种和当地的其他民间音乐及舞蹈等的演唱形式,互相吸收和渗透,具有当地独特的演唱风格和特色。同时,它对流行于关中的一些大剧种,如秦腔、眉户的形成,不是没有关系的,“简单”正体现了戏剧的一个初级阶段。由于有些小剧种年久失传,著名老艺人大都去世,所存文字资料又少得可怜,因而,深入研究这些古老戏种还有很大困难,特别是它对现代大剧种秦腔、眉户形成的影响,还有待于今后继续挖掘和探索。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印台区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秧歌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