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蛇灯起源于清末时期,传说樟湖地形象块木排,漂浮于闽江岸边,怕被洪水冲走,而蒙受灾难,人们祈求蛇神保佑,因此每年正月上元灯节,家家户户制作灯板,举行游蛇灯活动,游蛇灯高潮时,将它游到江边作环绕形,意味着为“木排”更换上新的竹笮扎在石笋上,万寿塔象征着竹篙固定排尾,新的一年里人们可以安宁地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
游蛇灯从初六至二十一,按姓氏轮流,每户一灯,每晚一游,蛇灯由蛇头、蛇身、蛇尾组成。夜幕降临,将灯板与蛇头蛇尾连接成一条“长蛇”,少则几十块灯板,多则达700多块灯板。鸣锣开通,锣鼓喧天,浩浩荡荡,绕镇蜿埏而行,家家户户用大量鞭炮、烟花等候在自己的家门口或巷口迎接,以示禳灾祈福。游蛇结束,人们将蛇头、蛇尾在庙前焚烧,颂祝蛇王升天,祈求蛇神给人们带来“吉祥如意、四季平安、田园大熟、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赛蛇神农历七月初七,明代文学家谢肇淛《长溪琐语》记载:“水口以上地名朱船板,(今福州方言),有蛇王庙,庙内有蛇数百,夏秋之间赛神一次。蛇之大者或缠人腰,或缠人头出赛”。樟湖板的蛇王庙还见于《南平县志》福庆堂:漳湖板,奉连公,相传学法茅山,其术甚精。里人置田,岁七月建醮祷祀,应若影响。康熙三年,剑南道杨兆鲁,副总兵官陈维新,以“仙都龙窟”颜其堂。这一赛神习俗沿袭至今。每年农历六月下旬,当地民众就到野外捕蛇,小则数两,大则数十斤。这些多数都是无毒或微毒的,如南蛇、锦蛇、蟒蛇等。蛇捉到后将它交给蛇王庙中的庙祝,(即组织者),放进特制的蓄蛇瓷瓮中,过去用糯米、绿豆、糖等做到团团(称“面头”),给捕捉蛇者按蛇的重量论偿。农历七月初七清早(早上六点钟),就聚集在蛇王庙准备- ,- 前将蛇分发,人手一蛇,- 从蛇王庙出发,鸣锣开道,千兵押犯,号声阵阵,旗幡招展,游蛇队伍中有的将蛇掘在手中,有的缠绕在臂上,有的盘绕在胸前,更有甚者紧绕脖颈,时而集结在一起蛇艺表演,蛇在人体上不断地蠕动,千姿百态,情景十分奇特。最后蛇王庙(连公)菩萨舆驾前驱,游蛇队伍浩浩荡荡,沿街行走,各家各户大开,用香火鞭炮迎接,人们视蛇为吉神,恭敬而立,顶礼膜拜。游蛇结束,人们将蛇送到闽江放生。夜晚在蛇王庙搭台演戏,酬神娱人,生生不息。2005年1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