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大锣鼓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冈大锣鼓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冈大锣鼓(也称云胜锣鼓)是流传于晋北地区的一种锣鼓艺术,其中以原平永兴村的锣鼓队最为著名。

  早在北魏开凿的云冈石窟的第16窟中,就刻有手持小镲的锣鼓乐队的演奏形象,这说明小镲当时在民间就已普遍流行。历史上,晋北高原战事频繁,该乐种常用于欢迎将士凯旋,战争结束后,转而主要用于民俗节日演奏。到民国年间,它已有所式微。改革开放后,其传承人邢明轩、张林雨大力传承,率队在国内外频繁演出,颇获盛誉。1997年吕骥先生听了该乐种的录音后,将其比作“中国锣鼓交响乐”。

  云冈大锣鼓曲目丰富,现存133首,拥有37种独特指挥法。它与我国其他锣鼓所使用的鼓的演奏法的不同之处是,一到三品二档以上的曲目,演奏员不用鼓棒而只用手指击鼓,且各种乐器皆有鸳鸯打法的绝活。老艺人传言:“晋北大锣鼓的乐器性能是以鼓为君,象征骨骼;小镲乃皇后,小锣是舌头,二者紧密配合,起筋脉血液的作用;大镲是皮肉,套锣是点缀,起辅助作用;木鱼象征眉目,再加上持鞭指挥是灵魂,就是一个完整的人。”

  云冈大锣鼓不仅生动地表现了晋北人民的生活情趣,而且折射出诸多的历史风貌,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然而,近年来,由于各类资料散落民间,无力搜集,致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蒙尘乡间,亟需抢救和保护。

  该项目是第二批省级项目,第三批国家级扩展项目。

  信息来源:山西省政府办公厅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原平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锣鼓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