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大规模种植印度、泰国的长粒稻米?

旅游 皮皮宠PPPet 2021-07-21 14:00

原标题:中国为什么不大规模种植印度、泰国的长粒稻米?

笔者在零几年的时候就吃过“泰国香米”,当时我爸还以为是什么高级食材,一下子买了几个月都吃不完泰国米,第一次吃泰国香米就是单纯的煮粥,说实话具体味道我记不清了,但根据后来将全部泰国香米送人的处理方式来看,味道真是不怎么样?当时甚至还采用自产米与泰国米混合食用的方式来消耗库存,所以不要盲目地以为泰国米有多好吃。

(印度、泰国的大米颗粒长度能达到国产大米的1.5倍以上)

泰国香米其实就是籼米,我们自己也有籼型杂交水稻,颗粒也比较长,但普遍反应杂交水稻的口感不佳,也许是这几年粮食太充足了吧,吃货们的口感追求越来越挑剔,大家普遍认为粳米比较好吃,用南方人的话说就是没有菜也能吃。

我在上大学那会就认识南方来的人,一起吃火锅、大盘鸡总要点大米饭,理由就是北方的大米好吃,当时自己还不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可当我毕业回到河南老家再吃大米,就瞬间感觉到还是东北的米好吃,河南的米大多来自江淮地区,东北大米属于颗粒比较短的粳米。

其实,不管是什么品种的大米,在选育、引进时优先考虑的是环境是否适宜,泰国和印度远比我们更靠近赤道,平均温度比广东还高、降雨量也比广东充足,他们当地几千年培育出来的大米品种,一旦来了我们国家多半会水土不服,盲目播种下去很可能会颗粒无收,这就像英帝国统治印度时期,引进我国茶树到印度几乎没有一棵能成活一样,环境因素决定了农业作物的品种。

(爱吃甜食的肯定更喜欢糯米)

印度种植茶叶始于1834年,足足用了40年才形成遍布全球的巨大规模,这期间投入了无数心血改良茶树品种,时至今日,印度茶树的亩产值已经超过我们0.7倍,占据全球巨大部分的红茶市场,如果没有当时全球市场做支撑,这么漫长的育种改良是绝对办不到的。

我们要引进泰国、印度香米就面临巨大的育种问题,国内的环境并不适合它们生长,尤其是很难复制泰国香米那种独有的茉莉花香味,也未必能长成长长的颗粒,这种大米在国内的市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广,因为我国吃米人的饮食习惯是煮粥、蒸米饭这两大类,籼米恰恰就不太适合这些吃法。

(本人比较喜欢的混合米饭)

籼米更适合做炒饭,修长的颗粒、较低的淀粉含量让米粒不会粘连,这在制作炒饭的过程中很有优势,因此印度非常喜欢吃手抓饭,国内的大米肯定不能这样吃,因为我们的大米太容易粘手了。这么一来,长颗粒的泰国、印度籼米也没什么大的优势,很难打开国内市场,没有充足的市场支持,就不可能完成艰难的引进、育种、推广工作。

(近距离感受一下印度大米有多长)

可能大家都有感触,就是近几年国人的饮食文化越来越西化,快节奏的饮食习惯甚嚣尘上,这时候不管是大米粥还是白米饭都越来越少了,炒饭逐渐成为主食,比如夜市上到处都是炒饭摊贩,他们使用的大米都是国产的米,很少见到印度、泰国那样的长颗粒籼米,籼米是最适合爆炒加工的啊!想必这种大米会越来越多进入我国市场,为了把握这个商机很有必要尽快展开育种工作。但是泰国、印度都是稻米输出大国,它们每年至少向全球销售2300万吨的籼米,进而严重冲击国内市场,引进、育种工作难以实施。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