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天气愈发热了,毒辣辣的大太阳晒得人睁不开眼,仿佛在提醒人们炎热的小暑大暑节气就要到了。
俗话说: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唉,俺们又不是唐僧肉,咋又是蒸又是煮的?呵呵,再怎么难熬,说话间,一年中最潮湿闷热的日子还是如期而至,想想心里就让人心里犯怵。
那么,小暑大暑到底能热成啥样?虽说二者都是一个“热”字当头,但它们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各自有其热的道理
小暑,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时间节点为每年7月7日或8日。古历法认为,当太阳到达黄经105°时,斗指辛为小暑。
小暑,固名思义为小热,标志着即将“出梅”入伏。
众所周知,夏至过后的第三个庚日即入伏,而小暑则在夏至的后面。今年夏至日为阳历6月21日,小暑为阳历7月7日,而入伏的庚日则是7月11日,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
老话讲,
“小暑过,每日热三分”
,小暑一到,意味着持续三四十天的三伏天接踵而至。为此,民间有
“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夏至三庚数头伏”
的俗语。
于是,如何消热避暑,平稳度过这一段炎炎的夏日,成为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
说到这里问题来了,小暑大暑到底有多热呢?古人通过生产生活的长期观察,大致归纳总结出了答案,可以供我们参考。
小暑与其他节气一样也分为三候:
“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意思是说小暑时节天地间热浪滚滚,热的野外的蟋蟀躲在庭院的角落里不敢动弹,甚至连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鹰也不知藏到了哪里,寻不见任何的踪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说道:
“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简而言之,就是月初为小热,“暑气至此尚未极也”的意思
农谚又说“小暑之时,雨热同季”、“大暑小暑,灌死老鼠”。老辈人也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
由此可见,小暑节气之所以潮湿闷热,主要原因在于雨水不断,空气湿度加大。
小暑时节虽是酷热难耐,但也不乏有趣之处。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都知道,其时,夜晚里常常会看到星星点点的萤火虫飞来飞去,引得一群小孩子快乐的追逐嘻闹。
记得小时候奶奶教给我们一首儿歌:
“萤火虫,提灯笼,飞到西来飞到东,晚上飞到家门口,宝宝回家它来送”。
树林间、草丛中都有萤火虫忽明忽暗的闪现。
大暑呢,则是紧随小暑的第十二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20°,“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
“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比小暑热的。
时间节点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而今年的中伏则为7月21日到8月9日,也就是说大暑节气刚好踩到中伏的头上,
正是一年中最热之时,需要注意防暑降温。
大暑同样分为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意思是说大暑时,古人认为萤火虫由腐草卵生,在夜色中闪烁飞舞,空气湿度极大,泥土的气息也弥漫着水分,倾盆大雨随时会由天而降,多少会让饱受暑气蒸腾的人们舒适一些。
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晴天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以及“夏雨隔田埂”、“夏雨隔牛背”等农谚所言,大暑节气的雨来得快,去得也急。
大暑一般热多少天?有人以为大暑过后,立秋来了天气就凉了,其实不然,立秋过后还是要热上一些时日。
因为,传说中的“秋老虎”会在8月至9月间出没,只有到了处暑节气才会败下阵来,正式进入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秋季模式,期待中由凉转寒的脚步渐行渐近。
总而言之,小暑大暑与三伏天如影随形,头伏总在小暑后,中伏在大暑前后,末伏必在立秋后,小暑小热,大暑大热,“热”是今后一段日子最常挂在嘴边的字眼。
不过,大家也不必心烦气躁,只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注意防护,尤其是拥有一份豁达开朗的好心情,再难熬的日子也会过去,心静自然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