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制作鱼包美食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宝珠 通讯员 邱发平
在东莞,中堂鱼包有“食过槎滘鱼包,百味全无”的美誉,槎滘鱼包是水乡中堂的代表美食之一,秋天肥美的鲮鱼肉做成的鱼皮包,鲜香美味。秋冬季节,又到了吃槎滘鱼包最好的时候,近期不少市民慕名来到中堂品尝鱼包。
据介绍,槎滘鱼包选用的是秋天的鲮鱼。因为此时鲮鱼最为肥美,胶质和弹性足,用刀轻轻把鱼肉中最幼滑的部分一层层刮下来,经过上百次擀压,鱼肉变薄如宣纸,呈半透明状,就成为鱼包皮。手艺精湛的厨师会将鱼包皮快速划分成一片片三角形形状,透光一照,看似吹弹可破,但却柔韧有劲,久煮不化。
鱼包的馅料也非常丰富。用的是优质的猪肉、腊肠、冬菇等“官方标配”做馅料,和馅料的过程与搓鱼肉相似,需要连续反复摔打,保证紧实弹牙的口感。村里的阿姨们细心地将鱼皮和馅料包裹成晶莹剔透、形状玲珑的鱼包,成形的鱼包状如金鱼,有着一条灵动的“尾巴”。鱼包皮的鲜甜加上肉、菇的香郁,让鱼包口感爽脆弹牙、香味绵长 。鱼包皮还可以做成鱼丝面,同样是一绝,鱼丝面在腾腾热气中,色泽光润,如丝爽滑,也是远近闻名的美味。
在制作手法方面,擀皮是制作鱼包最关键的一步。擀鱼皮一定不要打粉太多,擀薄才能透出香味。真正用鲮鱼做成、不加面粉的鱼包皮,在熬煮的时候不会散开。汤也非常清甜,只要放点简单的配菜,也是香甜爽滑,嚼劲十足,越吃越香。
鱼包的吃法很多,可以打火锅、清蒸、煎炸等,鱼包一下锅,活脱脱像一条条鱼儿在欢快地游动。
在中堂,鱼包制作已有上百年历史,得力于中堂鱼包师傅们代代相传,努力推广,在创新中开辟鲜香,成就了鱼包的美名和独特的美食文化,也造就了中堂的水乡特色美食。
中堂镇槎滘村的肥萍、斯文柳等是鱼包制作技艺传承手工艺人。她们几十年如一日,用心做好每一颗鱼包,怀着让中堂人吃到最正宗原味鱼包的朴素愿望,多年来一直坚持传统手工制作,把美味传递。
编辑: 宝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