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挨着过了,秋天的第一顿火锅,估计已经进了不少人的肚子。无论是下馆子还是在家自己搞的,吃火锅的人总是洋溢着一脸的幸福。在咱们的大中国,男女老少,估计就没什么人能够抵抗住来自火锅的诱惑。
中国人的火锅是什么,怎么吃,其实无外乎就是架一炉子,放上一口锅,整上几碟配菜,一边涮着菜一边吃着,忙忙乎乎的情形。但实际上,南北方人在吃火锅这件看似一样操作的事情上,还是有许多差异存在的。
南方火锅的关键在汤底,麻辣汤底只是其中之一。汤底很多时候就像是一个人的口味,喜欢清淡的就上肉骨高汤;重口味的就根据爱好可劲往汤底里花功夫,麻辣鲜香样样俱全。广义上可以分为清汤锅、麻辣锅、番茄锅、两者兼具的鸳鸯锅等;狭义上就是以地方为特色的,比如潮汕牛肉锅、海南椰子鸡、广式打边炉、台湾臭臭锅、重庆牛油火锅、成都清油火锅等都是非常常见且有特色的,食客们按需选择喜欢的汤底即可。
南方人吃一顿火锅,可远比北方人费事一些,他们需要提前很长时间准备好汤底,特别是一些需要慢火熬制的高汤,起码得提前2~3个小时才能把汤底的精华给熬出来。所以在南方吃火锅,如果用的汤底是猪肚鸡、椰子鸡、大骨汤等一类,都喜欢在还没有开始涮食材的时候,喝下味道最纯、最鲜的一碗汤,因为等到开始涮菜之后,汤底的味道会被稀释而改变。当然啦,川渝一带的麻辣锅底可不是走的这个路数,可别傻傻地一上来就喝红油汤底。
北方人的火锅注重食材,汤底上则更加随意些。相比于南方人在汤底上花费的精力,北方人吃顿火锅需要花费的时间就少了很多,他们的汤底大多用的都是清水烧开来涮食材的模式。正因为如此,北方人吃火锅时更加考验食材(主要是肉类)选取的优质、纯粹程度以及酱料味碟的搭配技术。在北方的火锅种类中,比较有名的有老北京铜锅涮肉、东北酸菜白肉火锅、西北土火锅、内蒙古冰煮羊火锅等等。从这些火锅的名字上,我们大致可以知道的就是他们煮火锅用的器具,主打食材等内容,这跟南方多用汤底来取名上,还是有些差别的。
南北方人在吃火锅这件事情上,差别远不止汤底和主打食材的区别,蘸料的调配上同样也有着天壤之别,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差别,都离不开当地饮食文化特色:南方人喜欢海鲜、内脏一类,北方人喜欢牛羊猪肉,总之盛产什么吃什么,流行什么吃什么。
从古至今,南北方人在风土、人文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差异一直就如同百花一样齐齐绽放着,“入乡随俗”便是国人对待这些差异最有爱的方式。特别是在吃火锅这件事情上,如果可以做到知己知彼,再“入乡随俗”就更加完美了。
虽然差异巨大,但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点的,那就是每一个人吃着火锅的人,心里都乐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