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进步在于对理论的掌握 屈浩老师的经典鲁菜

旅游 董克平饮馔笔记 2021-09-17 12:33

原标题:中餐进步在于对理论的掌握 屈浩老师的经典鲁菜

中餐进步在于对理论的掌握 屈浩老师的经典鲁菜

昆明洲际酒店王刚来京,约好见一面。先把lin送到宝格丽酒店,然后赶往双井,到了长虹桥时,见面的地点改到三里屯北小街的小街一号,出主路掉头往回走。

抽了两只烟,王刚到了。中午他和刘新一起去拾久吃饭,王刚谦虚的说是去学习。段誉很聪明,菜单设计的好,味道调整的也比较适合国贸一带白领的口味,做社会酒楼,到拾久那里看看还是挺有必要的,有几道菜值得尝尝,有些观念值得学习借鉴。

坐下聊天,王刚的公子也想从事厨师工作,小伙子很帅,对厨房有兴趣,喜欢琢磨煎炒烹炸那些事,王刚也支持孩子的选择。问我有什么建议,我建议如果可能还是要去本科院校去学习,系统的学习烹饪理论、材料学、营养学知识,同时还可以在更深层面明白理解烹饪的意义。中餐创新道路艰难,很少有原创性的创新,上千年形成的烹饪观念至今很少见到突破性的发展变化,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过于重视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没有对烹饪中的科学规律予以总结、把握。不能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只靠感性经验摸索积累,发展一定是缓慢曲折的,虽然说经验积累到的一定程度可以产生质的变化,但是时代发展的速度已经不给我们这种积累的时间了,因此要加快发展,必须加上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规律,创新发展。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进入大学经历系统理论教育,掌握逻辑方法就是改造创新中国菜的必由之路了。

约了朋友去鲁采吃饭,朋友是山东人,鲁菜是她从小就熟悉的味道,正好可以用她做个小白鼠,检验一下鲁采的出品。最近去了几次鲁采,每一次都能感觉到鲁采在进步。出品稳定,味道不错。和鲁采管理层聊天,感觉到他们为鲁菜传承所做的努力,而且也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做好鲁菜,首先要有文化上的自信。鲁菜博大精深,名菜名宴众多,对中国烹饪影响深远,至今仍然是北方最普遍的风味,虽然说改革开放以来鲁菜没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但是只要认真努力,发掘传统,勇于借鉴,鲁菜再现辉煌是必然的事情。在制作《味道的传承—影响中国菜的那些人》系列丛书时,采访拍摄了鲁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屈浩老师做的几个鲁菜,呈现干净雅致,味道鲜美醇正,视觉、味觉都是极大的享受。

屈浩老师作品葱烧海参

油焖大虾

九转大肠

乌鱼蛋汤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