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临近“低糖月饼”概念大火,买之前,先看看代糖的三六九等

旅游 我是科学人 2021-09-15 17:51

原标题:中秋临近“低糖月饼”概念大火,买之前,先看看代糖的三六九等

“戒糖”概念的兴起,捧红了一系列标榜着“低糖”“无糖”的产品。

而随着中秋节临近,月饼界也刮起了一阵“无糖”风——除了已被人熟知的木糖醇月饼之外,近年来的“低糖”或“无糖”月饼里,又多了一种“麦芽糖醇”月饼。

“戒糖”人士能在中秋佳节多一种选择,本来是件好事。几天前,某平台为答谢平台用户一直以来的支持,还特地选择了麦芽糖醇月饼。

但这份好心,却翻车了——有不少网友表示,食用这种月饼后很快就出现了严重腹泻等症状。想吃口“低糖”的,就这么难吗?

抓住这个“糖醇”

从现有的公开信息来看,这次让“低糖月饼”成为腹泻元凶的,是里面代替常规糖的成分——麦芽糖醇。

麦芽糖醇属于糖醇的一种。这种物质虽然从味道上可以替代常规糖,但它们却并不能像普通的单糖等能迅速被人体吸收。直白点来说,糖醇容易导致人体不耐受。

人体的小肠中缺乏可以直接分解糖醇的酶,所以一旦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糖醇,它们就只能被直接送至大肠位置。

大肠的思维模式很简单。一般的食物残渣送入这里,因为其本身的渗透压和人体的血液和组织液接近,大肠会对其进行二次吸收。但糖醇的结构和渗透压显然和食物残渣不同,大肠会把它归为一种不可识别的“高渗物”,然后调动组织液往肠腔里补液。随着肠道里的水分越来越多,积累到某个程度,就必定会导致腹泻。

麦芽糖醇外观和白砂糖类似

当然了,人体对不同种类的糖醇耐受度也不同。

从数据来看,人体耐受程度较高的有山梨糖醇、赤藓糖醇、异麦芽酮糖醇和葡聚糖。这几类糖醇的建议添加量是每100g食品中添加25g左右。至于人体耐受程度较差的麦芽糖醇、木糖醇和甘露醇,每100g食品中的建议添加量为10g左右。而食品制作用量超标,或者一次性吃太多,都有腹泻的风险。

代糖家族

为了满足人们“戒糖”的需求,只有糖醇类这一种代糖肯定是不够的。对于不同种类的代糖,我们可以统称它们为甜味剂。

通常来说,人们会按照“产生热量与否”把甜味剂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营养性甜味剂食用后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只不过这些热量比常规糖要低一些。像前面提到过的甘露糖醇、木糖醇都属于营养性甜味剂。

非营养性甜味剂食用后不会产生热量。这一类甜味剂既有人工合成的,也有天然提取的。

像很多饮料配料表中可以看到的阿斯巴甜、甜蜜素等,都属于人工合成的非营养性甜味剂。而比较有代表性的天然非营养性甜味剂,则是从植物中提取的甜菊糖苷。

当然,这些甜味剂也会按照标准被分为三六九等。比如成分是否天然?人体是否耐受?食用后对人体的血糖、胰岛素等指标影响如何?……

目前,大部分人比较认可把甜味剂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中的负面研究比较少,升糖指数也比较低,这里面包括赤藓糖醇、甘露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等。第二梯队则包括麦芽糖醇、纽甜等。第三梯队中人工合成的甜味剂较多,有关其的负面研究也比较多,这里面包括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等等。

相信代糖,就能安枕无忧?

代糖,代的是常规蔗糖高热量给人体带来的负担。

但把对甜味的需求全压在代糖上,也未必安全。

2014年,就有一篇研究专门观察了食用甜味剂对受体的影响。实验发现,在使用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糖精做实验时,食用了这些甜味剂的小鼠出现了葡萄糖不耐受的症状。小鼠肠道中的菌群也因为这个受到影响。而这个研究结果直接指向,一些如三氯蔗糖等甜味剂对糖尿病人并不友好。

即便是被列入甜味剂第一梯队的赤藓糖醇也不是完全对人体无害。这种从玉米淀粉中提取的代糖,虽然有着小分子、无热量的优势,但是高剂量摄入也会引起恶心等症状。对于部分不耐受的人群,即便小剂量摄入,也容易引起腹泻甚至头痛。

代糖的确比常规糖的热量要少,也能起到一定的“戒糖”作用,但如果从身体的角度考虑,还是少吃为妙。

《我是科学人》纪录片由剑南春特约赞助。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