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烹饪的遗作:康熙皇帝宫廷御膳的面点小吃

旅游 历史百家汇 2021-09-30 09:17

原标题:古代烹饪的遗作:康熙皇帝宫廷御膳的面点小吃

我国古代烹饪的遗作,让康熙皇帝欣赏并定为宫廷御膳的蒲坂沙子饼和枣泥停饽的做法!

一、蒲坂沙子饼

【原料】

白面1千克,酵面200克,小茴香粉、精盐、碱、植物油各适量。

【制法】

首先将白面加入酵面及适量的温水和成面团,放在温暖处发醉。发酵后兑碱,再揉入适量的干面粉揉匀揉光。

然后将面团搓条揪剂子形状,把它揉圆按扁,蘸上少点的佐料(即油、茴香粉盐),包进去然后收口,再摔成长约25厘米、宽约20厘米的椭圆形薄饼坯,然后在饼坯上压印上花纹。

最后将洗干净晒干后的河沙放到铛中将其烧热,然后用铁铲铲出一些,把剩下的部分的摊平,再将饼坯放在热沙上,把铲出的热沙覆盖在饼坯上,约2分钟之后,等到沙饼表面凸起的时候,将沙饼翻个身,再用热沙盖住烤一会,待两面都微黄时,抖去沙即可。

【特点】

色泽金黄,清脆酥香。

小知识:

沙子饼又称“莺莺饼”,是永济传统小吃,因用热沙捂烤而成,故名永济古称蒲坂,是舜帝之都,地处黄河九曲十八弯的三角地带,唐代建有“普救寺”,《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追求爱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沙子饼最早为寺庙僧人的斋食。普救寺西临黄河湾,河沙为洁净之物,僧人取黄河之沙,用古老的石烹之法制作面饼,食之别有风味。据说当年崔老夫人带眷扶柩奔丧,在寺里寄居时,莺莺小姐就喜食沙子饼。后来民间百姓就称沙子饼为“莺莺饼”,久传成俗。

沙子饼是我国古代烹饪的遗作,采用这种方法,使用当地盛产的小麦面,发酵烤制,酥甜可口,脆香扑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二、枣泥饽饽

【原料】

精粉、鸡蛋、红枣、绵白糖、植物油、香油。

【制法】

首先将精粉加水和成糊状,放在温暖处发酵。优质红枣洗净、晒干、去核,上笼蒸熟去皮,挤搓成泥状,加适量香油、绵白糖,用温火加植物油将其炒至油黑发亮。

然后将发酵好的面糊放入适量的精粉、鸡蛋、绵白糖、香油和成面团,最后在鏊子上放小石子烧热。将面团揪成剂子,包人枣泥压平成饼坯,然后夹在加热后的小石子中间烙烤成金黄色即可。

【特点】

色泽金黄,班点自然,入口柔软,久存不干,营养丰富。

小知识:

枣泥饽饽是平阳府(临汾)老字号“稻香村”的传统名吃。远在秦汉时期,晋南一带民间就有了夹馅的饽饽。明末清初,平阳府“稻香村”经营的枣泥饽饽名扬省内外。

相传,康熙皇帝上五台山时,山西知府在全省各地选名特食品贡奉皇帝,枣泥饽饽也被选中。康熙尝后很是欣赏,并被定为宫廷御膳。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