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的素排骨背后,竟还有一段高僧报母恩的故事,你知道吗?

旅游 齐善素食 2021-09-27 15:54

原标题:常吃的素排骨背后,竟还有一段高僧报母恩的故事,你知道吗?

我们常吃的京都素排骨,是一道流行世界的名菜,是华人知名菜肴之一。但是,这道菜背后还隐含着一段高僧报母恩的故事,你知道吗?

京都·京都素排骨

京都素排骨里的京都,不是北京,也不是南京,而是北宋的都城,汴梁--汴京。

相传,有一书生上京赶考。爬山涉水,独自在异乡“寒窗苦读”,等待“一朝看遍长安花”。

窗外熙熙攘攘,热闹是他们的。隐约传来了食物的香味,却怎么都对不上记忆中的味道。书生几日没有好好吃饭了,一来是盘缠不多了,二来也是怎么都不对胃。想念那酸酸甜甜的滋味,也静不下心来好好看书。看来今日只能自己动手做了。

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又怎会知晓那排骨究竟是怎样做的呢。更何况,他也买不起排骨肉。无奈只能求助一个住在隔壁的厨子,但他却说不出家乡的排骨是什么味道,只知是排骨肉和有酸甜味。厨子觉得他异想天开,连肉都买不起还想吃排骨,一定是饿疯了。厨子看着脚边的豆渣说,要不你试试用豆渣做素排骨吧。我们在乡下吃不起肉都是这样做的。书生仿佛得到了指引,忙谢过厨子就开始慢慢研究了起来。

书生想念临行前母亲做的排骨,但一通手忙脚乱后却只落了个灰头土脸。最后还是厨子帮着书生做了出来。书生尝到了那味道,顿时泪流不止。厨子亦为考生所感,常跟客人说起,这一道美食亦开始流行于京,后称“京都素排骨”。

无独有偶,相传宋朝皇帝赵匡胤,当时驻扎宝应,在宝应留下了犒军“八大碗”的佳话。其中,便有一道象牙藕条排骨。色泽金色、酸甜适口、肉质酥烂、藕条香脆。

所谓的“象牙”就是指代替排骨穿入肉中的藕条。《神龙本草经》云:“藕主补中,养神益气,除百病,久服身轻耐老,不饥延年。”藕的营养价值很高。

不过,民间少有人吃得起。有幸吃过一次,便念念不忘。“一试误终身”。北宋著名僧人普明的母亲,在普明出家前就很喜欢这道美食。但当她知道普明决心出家时,很不理解,放着功名利禄不要,偏偏要去出家。奈何普明心意已决,她只能隔三差五到儿子所在的寺庙报到。让他知道她的态度。

大师无奈,却也不知该说什么。但母亲的年纪大了,经常这样奔波身体会吃不消。池塘里一朵莲花开放。普明看到莲花若有所思起来。大师呆站在池塘边,想着待会母亲到了,该怎么劝说。莲花--莲藕,突然,他大叫起来。他感觉像是一种指引一样,他想到了母亲经常在他耳边提起的一道菜,象牙藕条排骨。又想到了寺里的素菜。

也许,他可以给母亲做一道,象牙素排骨。

大师就地取材,将师兄们晒好的大豆拿了过来。一点点研磨,一勺一勺地调制酱料。灶里通火明亮,大师的眼睛也一样的明亮坚定。

素排骨烧好了,母亲也到了。老夫人又开始一边抱怨一边捶腰。大师没有说话,把素排骨放在了母亲的面前,还有一双筷子。老夫人愣了一下,突然闻到了心心念念的味道,看到儿子做出熟悉的京都排骨,她以为儿子已经回心转意,于是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入口酸甜、酥烂,还有香脆的“骨”,但不是肉的口感。她抬头看着儿子。大师开口道:“虽不居庙堂,但仍心系苍生。舍小家,为大家。虽吃素,亦滋味。”

老夫人不再言语。

后来,这道素菜亦开始不胫而走,开始慢慢在民间流行,最终成为了一道素食者,食素修心的经典素食。

齐善·京都素排骨

近代以来逢国家动荡,很多珍贵的食谱、文献资料都丢失遗落了。

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人已经听都没听过“京都素排骨”的名字,当然更不知道这道菜背后的含义了。

1993年,齐善在一次全国民间素食采风活动中,偶然得到了关于素排骨的只言片语,然而素肉好做,素骨难做。想要再现这道经典的素菜就成了几百号齐善素食人心中的梦想。

他们一开始请教了许多专家也毫无头绪,最后,他们决定用最笨的方法,根据采风得到的情况,照着大家的描述做,做出来给所有吃素人品尝,用实际来检验还原程度;没想到这一办法却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拯救中国传统素食配方的供斋活动。三路人马,以深圳为起点,分东中西三路,逢山拜山,逢庙拜庙。每到一处就把新做出来的素食做给大家品尝,请大家提意见。同时借机搜集传统古方。

三路人马,一做就是三年。最南到了海口,最北到了漠河,最东到了上海的崇明岛,最西到了甘肃。凡此大小寺庙,无一遗漏。

从南到北,从春到秋,在黑龙江他们找到了阳光大豆;在蜀南他们找到了古老的本地魔芋。在上海,素食爱好者跟齐善人一起翻阅古籍,从《东京梦华录》到《梦梁录》。

爬山涉水,从查寻古籍到拜访高僧隐士,从莲藕到甘蔗到蒟蒻,日复一日的探讨钻研,一次又一次对照尝试,在高僧修士的帮助下,在齐善人的努力下,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他们找到了素排骨的“骨”,也找到了东方之“骨”。

终于做出了满意的味道

这是一种什么味道?

是传统的味道。

是代代相传经典的味道!

天然的豆香带着“酱”心“酱”色,酸甜的口感让人回味悠长!

一口,满嘴生香。是美食,亦是情怀。是修行,亦是福报。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